[发明专利]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0405.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9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营;李闰生;孙晨;胡明信;马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23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回路 冷却剂 丧失 事故 冷却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核安全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一回路压力测量仪表、安全壳压力测量仪表、安全壳放射性测量仪表、信号处理器、以及大气释放阀,信号处理器用于在第一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信号、以及放射性信号同时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发出阀门开启信号。本发明通过判断出一回路发生小中破口事故时,控制大气释放阀开启,通过迅速排出二回路中的蒸汽来迅速降低一回路中冷却剂的温度,进而迅速降低冷却剂的压力,使得中压安全注射系统能尽快投入使用,以补偿一回路中冷却剂的损失,降低堆芯裸露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冷却剂丧失事故是指:核电站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产生破口或者发生破裂,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冷却剂泄漏的事故。冷却剂丧失事故一般按照破口尺寸的大小,可以分为微小破口、小中破口、以及大破口等几类(其中,小中破口的直径范围可以为9.5mm-25cm)。
当发生微小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冷却剂的减少导致一回路压力迅速降低,先后触发停堆信号和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信号,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并向一回路注入冷却剂,由于高压安全注射系统能够补充微小破口带来的冷却剂损失,一回路的压力不会进一步下降。
当发生大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中的冷却剂快速减少,致使一回路的压力快速下降,接连触发停堆信号、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信号、以及中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信号,当中压安全注射系统开始向一回路注射冷却剂后,一回路的冷却剂损失才能得到有效缓解,一回路的压力才会减缓下降。
当发生小中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冷却剂的减少导致一回路压力迅速降低,先后触发停堆信号和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信号,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启动并向一回路注入冷却剂,但是由于高压安全注射系统不能够补偿小中破口带来的冷却剂损失,一回路压力会继续下降,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一回路压力降低直至触发中压安全注射系统的启动,随着中压安全注射系统的启动,一回路压力的冷却剂损失才能得到有效缓解,一回路的压力才会减缓下降。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发生小中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冷却剂的损失速度较慢,且高压安全注射系统对一回路冷却剂进行了有限度的补充,使得一回路压力下降至中压安全注射系统的触发阀值的持续时间长,进而在一回路的冷却剂的持续流失过程中,反应堆的堆芯可能会裸露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核反应堆一回路中发生小中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中冷却剂得不到及时补偿,造成反应堆的堆芯可能会裸露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站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回路压力测量仪表,安装在一回路中,用于测量所述一回路中冷却剂的第一压力信号;
安全壳压力测量仪表,安装在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内,用于测量所述安全壳内的第二压力信号;
安全壳放射性测量仪表,安装在所述安全壳内,用于测量所述安全壳内的放射性信号;
信号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一回路压力测量仪表、所述安全壳压力测量仪表、以及所述安全壳放射性测量仪表电连接,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第二压力信号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所述放射性信号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并在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以及所述放射性信号同时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时,发出阀门开启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0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