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9928.5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奎;王锋;丁方美;李嫦娥;刘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糖 植物 基因组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步骤为:取植物材料研磨后加入核酸分离缓冲液和2‑巯基乙醇,混匀后置水浴中;离心机中离心后弃上清;加入1×PBS溶液,研磨仪上震荡混匀,离心后弃上清;向沉淀中加入预热的3×CTAB裂解液并混匀,水浴裂解;加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离心;取上清,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离心;取上清,加入NaCl和冰异丙醇,混匀,沉淀1~3小时;取出离心后,将沉淀用乙醇洗涤,风干后加TE溶解,即完成提取。本发明能有效去除多糖多酚,减少糖和酚类物质对核酸提取的影响,提高DNA的质量和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植物基因组提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因组DNA的提取技术是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基本技术。DNA提取是分子分析的重要步骤,在得到基于凝胶系统的高分辨率结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的DNA是获得准确试验结果的基础。
现有多种DNA提取方法,如CTAB法、高盐低pH法、SDS法、苯酚法和提取试剂盒的使用等。但是,对于多数叶厚汁多、含有大量多糖类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植物来说,采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提取出高质量的DNA,因而需要改良常规的分离方法。
CTAB是一种去污剂,可破碎细胞壁和细胞膜,并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浓度到一定程度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可将CTAB--核酸复合物同蛋白质、部分多糖类物质分开。溶解于高盐溶液中的CTAB--核酸复合物,加入乙醇可使核酸沉淀,而CTAB则溶于乙醇。CTAB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发展较成熟的方法,最大优点就是除去多糖。在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分子。细菌一般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基因组提取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目前提取微生物基因组的方法主要有酶解法、化学或者热裂解法、磁珠或超声波机械破壁,又或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但这些方法提取出的基因组浓度很低,且大多污染严重,不能满足三代测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多糖多酚植物DNA提取方法,从而对富含多糖多酚植物材料的基因组实现快速高效的获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包含下述步骤:(1)取待提取植物材料,研磨后加入核酸分离缓冲液和2-巯基乙醇,并使所述2-巯基乙醇的终浓度为1%~5%,震荡混匀后,置于75~95度水浴中5~30分钟;(2)从水浴中取出后,离心机中高速离心,弃掉上清液;(3)加入1×PBS溶液,研磨仪上震荡混匀,高速离心,弃上清;(4)向沉淀中加入500~1000ul预热3×CTAB裂解液并混匀,65度水浴裂解30~60分钟;(5)加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离心;(6)取上清,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混匀,离心;(7)取上清,加入NaCl和冰异丙醇,上下颠倒混匀,在-20~-80度环境下沉淀1~3小时;(8)取出,离心后,将沉淀用乙醇洗涤,风干后加TE溶解,即得到所提取的基因组。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其创新点在于:一方面,在核酸分离缓冲液中适当提高2-巯基乙醇的浓度,能有效的去除多酚以及代谢物质,能降低后续裂解多酚物质多提取的影响;另一方面,使用1xPBS缓冲液清洗并研磨分离后的细胞沉淀,能有效去除多糖,减少后续多糖对提取的影响;再一方面,增加CTAB的浓度至3%,能更有效的去除多糖。因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多糖多酚植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能有效去除多糖多酚,减少糖和酚类物质对核酸提取的影响,提高DNA的质量和浓度;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基因组提取方法耗时短,成本低廉,相较试剂盒,能节约成本,提高浓度,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9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