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29247.9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单宝龙;陈雷;谷巍;陈雷;王红;林显华;王丽荣;秦波;孙明杰;崔斌;王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1/04;A61K35/742;A61K35/74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益生菌复合制剂 中药 胃炎 禽腺 乳酸菌 枯草芽孢杆菌 中药复方 益生菌 制备 防治 板蓝根 鱼腥草 蒲公英 桔梗 厚朴 黄连 黄芪 活菌数 淫羊藿 原料药 重量份 苍术 复配 黄芩 菌粉 甘草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由中药复方和益生菌的菌粉复配而成;中药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芩10‑15份、黄连6‑10份、黄芪10‑15份、苍术5‑8份、厚朴10‑15份、甘草15‑20份、板蓝根10‑15份、淫羊藿10‑15份、鱼腥草2‑6份、蒲公英6‑8份、桔梗2‑5份;益生菌为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中,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均为106cfu/mL‑109cfu/mL。本发明还公开该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对禽腺肌胃炎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禽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一直以来禽腺肌胃炎是养殖业的难题,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此病的发生,极大损害了养殖业主的利益。该病病程长,一般为10~15d,发病率可达7%~28%,死亡率4%~50%不等。目前,治疗禽腺肌胃炎疾病多采用抗生素类,如西咪替丁、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诺氟沙星、硫氰酸红霉素等,使用抗生素虽可抑制腺肌胃炎的发生,但大量使用会损害胃肠黏膜,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使疫病更加难以控制。
中草药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有保健、治疗、康复等作用,可抵御疾病、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中草药具有解除免疫抑制,缓解腺胃肿胀,促进粘膜修复及肌胃溃疡面愈合,抗菌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鉴于中药上述优点,将其应用于畜牧业生产,有着独特的优势。另外,胃肠道菌群是机体的天然屏障。一般情况下,胃肠道菌群在数量和种类上总是保持平衡的,能够防治条件性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因此,开发一款能够预防腺肌胃炎,同时有效修复胃黏膜、平衡肠道菌群的复合制剂成为现阶段的迫切所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制剂将中药与益生菌合理配伍,其中,中药可修复胃黏膜、抑制胃溃疡;益生菌产酶产酸,有效降解霉菌毒素、提高饲料转化率,两者结合使用能够起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禽腺肌胃炎的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由中药复方和益生菌的菌粉复配而成;
所述中药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芩10-15份、黄连6-10份、黄芪10-15份、苍术5-8份、厚朴10-15份、甘草15-20份、板蓝根10-15份、淫羊藿10-15份、鱼腥草2-6份、蒲公英6-8份、桔梗2-5份;
所述益生菌为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
中药益生菌复合制剂中,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均为106cfu/mL-109cfu/mL。
优选的,所述中药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芩13份、黄连8份、黄芪13份、苍术7份、厚朴13份、甘草13份、板蓝根13份、淫羊藿13份、鱼腥草4份、蒲公英7份、桔梗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9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通信设备的路由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元件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