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耐磨防护层的连续碳纤维抽油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9140.4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波;曹伟伟;王永伟;乔琨;赵圣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10;B29C70/34;B29C70/5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耐磨 防护 连续 碳纤维 抽油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业采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耐磨防护层的连续碳纤维抽油杆及其制备方法,所加工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表面具有高硬度无机颗粒以提高整体耐磨性,可以适用于各种油井不同工况条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和采用规模的提高,油井的深度和井下环境的复杂性都在不断提高,目前国内采油面临的油井类型也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趋势,这促使了传统钢质抽油杆逐渐被复合材料材质的抽油杆所替代。复合材料属于多相复合材质,目前国内采用的复合材料抽油杆主要有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两个主要类别,这两类复合材料抽油杆与均质金属抽油杆相比,面临着井下高腐蚀环境和抽油过程往复运动带来的偏磨等诸多问题。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具有比玻纤抽油杆更高的强度、抗腐蚀性,因此其应用潜力较为被人们看好,但是抽油杆体与油管接触所出现的偏磨问题一直是其技术难点,也是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应用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的偏磨问题,国内研究者展开了诸多尝试性研究,专利CN101396874公开了一种放置复合材料抽油杆偏磨的方法,其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在复合材料抽油杆杆体上进行芳纶纤维或UHMWPE纤维的螺旋缠绕已制备表面耐偏磨层,然而这种方式采用的表面树脂基体为热固性树脂,基体本身的物理特性导致了整体的耐磨性提高受限。专利CN146187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表面采用了芳纶纤维或UHMWPE纤维束与玻璃纤维混杂组合而成的耐磨层结构,但是同样因为树脂基体采用了热固性树脂的原因而限制了耐磨性能的提高。专利CN103075112A提供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防偏磨连续抽油杆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创新为采用了表面热塑性树脂材料和玻纤、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等纤维混杂的复合耐磨层,尽管热塑性树脂从根本上摆脱了基体弱耐磨的问题,但抽油杆体表面采用的是单纯注射成型树脂的方式,因此耐磨层与复合材料抽油杆体界面结合强度不够,在连续生产和卷绕工艺中存在表面层脱层的较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耐磨防护层的连续碳纤维抽油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采油设备中存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的偏磨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耐磨防护层的连续碳纤维抽油杆,包括抽油杆本体、包覆在抽油杆本体表面的玻璃纤维层以及包覆在玻璃纤维层外侧的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纤维增强织物和涂覆在纤维增强织物表面的热塑性树脂层,热塑性树脂层中均匀混合有硬质耐磨颗粒,使得耐磨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所述硬质耐磨颗粒。
在耐磨层预浸带中采用了热塑性树脂基体同时采用高耐磨无机纤维织物增强,在预浸带的表面采用预埋方式均匀分布无机硬质耐磨颗粒,将热塑性树脂的自润滑性与增强纤维和硬质耐磨颗粒的高耐磨性相结合,有效提高抽油杆表面层的防偏磨特性,延长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的应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硬质耐磨颗粒为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硼、氮化硅、碳化硼、金刚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硬质耐磨颗粒的粒度为0.1μm-0.1mm之间。使用无机硬质颗粒提高抽油杆表面层的防偏磨特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中,硬质耐磨颗粒的用量占总重的2-10%,纤维增强织物的用量占总重的60-70%,热塑性树脂基体的用量占总重的30-40%。
硬质耐磨颗粒均布在纤维增强织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纤维增强织物的下表面与抽油杆本体接触,硬质耐磨颗粒可以与抽油杆本体进行界面机械啮合,防止了耐磨防护层从抽油杆表面滑脱和分层;纤维增强织物的上表面的硬质耐磨颗粒与纤维增强织物之间形成球形滚珠形式,进一步强化了抽油杆表面耐磨层的耐偏磨特性。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2-5mm。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平面织物预浸带通过螺旋缠绕固化成型。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平面织物预浸带的宽度为10-100毫米。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热塑性树脂基体为聚乙烯、聚氨酯、聚酰胺、聚苯醚、聚砜、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聚甲醛或聚醚醚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纤维增强织物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中间层,中间层为单层或多层叠加结构;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网眼布织物,中间层为单向纤维排布、平纹织物、斜纹织物或缎纹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楼板与混凝土墙侧面的连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牙轮钻头轴承W型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