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J型铺管船弃置回收过程中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8640.6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段梦兰;杨伟;赵娜;焦晓楠;匡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型铺管船 弃置 回收 过程 中的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管道铺设,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拟J型铺管船弃置回收过程中的试验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迈进,J型铺管船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为了能够使J型铺管船更好地发挥铺管作用,在J型铺管船进行实际铺管前,需要对J型铺管船的铺管系统的实际铺管作业、弃置回收过程中的过程进行模拟、试验,用于指导J型铺管船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对于J型铺管船铺设过程的试验主要是:在港口或实验室水池内进行试验。其中,港口试验存在着人力、财力花费巨大、试验周期较长、环境条件不便控制等缺点;而实验室水池试验法,由于用于实验的水池是静态的,因此,其又无法真实地模拟在海洋环境的条件下海底管道的铺设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模拟J型铺管船弃置回收过程中的试验装置,其不仅能够对深水J型铺管船的的弃置回收过程进行力学性能的模拟,解决了完全在陆地上模拟深水管道铺设力学性能变化的问题;而且,其安装拆除方便,经济适用,各组成部分可以被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海上管道铺设过程安全作业打下了基础,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深水J型铺管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拟J型铺管船弃置回收过程中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振动台、安装在振动台上的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固定在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上的管段模型;安装在振动台台面上的上管架、角度调节器;枢接在振动台一侧的移动平台,其中,振动台的下面安装有一伺服边界加载装置;固定在振动台一侧的张力传感器、张力控制装置;且振动台、角度调节器、移动平台、伺服边界加载装置、张力传感器、张力控制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对J型铺管船弃置回收过程的模拟。
所述伺服边界加载装置包括:一滑动机构、安装在滑动机构一侧的伺服电机及减速装置,其中,伺服电机及减速装置的转动轴与减速装置的齿轮连接;滑动机构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在基座上的左右运动。
所述振动平台为六自由度振动平台。
所述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与振动台的台面之间设有能够使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的主体与振动台7的中平面重合的设定角度;同时,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能够伸出移动平台的外侧。
所述伺服边界加载装置的中心线与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的主体中心线重合;滑动机构为定滑轮结构。
所述张力控制装置固定于距离振动台的10m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安装在伺服电机上的卷筒、缠绕在卷筒上的钢缆,其中,伺服电机带动卷筒转动,实现对位于钢缆上的张力恒定的控制;同时,在伺服边界加载装置移动过程中,钢缆的角度控制通过转向装置调节。
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位于管段模型下方的钢缆上,张力传感器固定于钢缆上靠近张力控制装置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对深水J型铺管船的的弃置回收过程进行力学性能的模拟,解决了完全在陆地上模拟深水管道铺设力学性能变化的问题;而且,其安装拆除方便,经济适用,各组成部分可以被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同时,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海上管道铺设过程安全作业打下了基础,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深水J型铺管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六自由度振动台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伺服边界条件加载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张力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J型铺管塔模型样机、2.管道模型、3.伺服边界加载装置、3-1.滑动机构、3-2.伺服电机及减速装置、3-3.齿轮齿条机构、3-4.基座、4.钢缆、5.张力传感器、6.张力控制装置、6-1.转向装置、6-2.卷筒、6-3.伺服电机、7.振动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8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