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8311.1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3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郎明松;吴斌;罗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B37/10;F24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锅炉 受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颗粒状物料的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受热面一般由膜式壁或蛇形管组成,当应用于高温颗粒状物料或含固量较高的流体余热回收时,耐磨性较差,容易发生管壁磨穿而产生蒸汽爆炸,且焊接工艺复杂,机械性能不高,制造、安装及维修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方形管构成的余热锅炉受热面,目的在于减小余热回收物料对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磨损,提高受热面的使用寿命,提升受热面的机械性能,使其便于安装和维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所述受热面由多层受热面层1叠加组合而成,各受热面层1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间隙作为物料通道5;所述受热面层1由多根方形管2紧密排列构成,并通过限位柱3进行限位;限位柱3除了限制方形管2的位置外,也是物料通道5的壁面;所述方形管2为空心管,其内部作为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道4。
进一步,所述方形管2的外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余热锅炉受热面为平滑表面,降低了余热回收物料对受热面的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安装简单,受热面无焊接,机械性能显著提升,且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为受热面;2为方形管;3为限位柱;4为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道(方形管内通道);5为物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所述受热面由多层受热面层1叠加组合而成,各受热面层1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间隙作为物料通道5;所述受热面层1由多根方形管2紧密排列构成,并通过限位柱3进行限位;限位柱3除了限制方形管2的位置外,也是物料通道5的壁面;所述方形管2为空心管,其内部作为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道4。
在本实施例中,方形管2的外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余热回收物料通过物料通道5放出热量,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过水、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道4吸收热量。物料通道为光滑通道,可回收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余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8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质燃料燃烧装置
- 下一篇:灯板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