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及非劣分层的通信电缆绞合节距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6716.1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3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刘远;王裕华;邹添;彭嘉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目 模拟 退火 算法 分层 通信 电缆 绞合节距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及非劣分层的通信电缆绞合节距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输量呈爆炸式增长。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通信电缆的需求量不断提高。通信电缆是指用于近距音频通信和远距高频载波数字通信及信号传输的电缆,是中国的五大电缆产品之一。在传输各种通信信号的过程中,近端串音干扰是影响通信电缆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一根通信电缆中,通过合理选择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可以降低线对间的串音影响,但是,绞合节距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制造通信电缆的导体用量,即通信电缆的制造成本。因此,设计出既能满足近端串音要求又能节约导体用量的绞合节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降低近端串音干扰对通信电缆通信质量的影响,国内外已有相关标准对近端串音干扰和绞合节距提出了设计要求。国内,如行业标准YD/T322-84和YD/T630-93、国家标准GB/T13849-2013;国外,如美国标准ANSI/ICEAS-84-608-1998和ANSI/ICEAS-85-625-1989,均包含串音的相关规定。其中国内行业标准YD/T322-84和YD/T630-93,与国家标准GB/T13849-2013均指出对于长度大于3m的线对,其平均绞合节距最大不超过155mm。
目前,由于国内外标准仅给出了绞合节距的设计范围,通信电缆生产行业设计绞合节距时通常在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来确定绞合节距。且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只考虑了绞合节距对串音的影响而并未考虑导体的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及非劣分层的通信电缆绞合节距优化方法。该方法旨在优化通信电缆的绞合节距,以在降低通信电缆导体用量的同时满足近端串音干扰的要求。该方法在初始化通信电缆设计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通信电缆导体用量和近端串音衰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非劣分层方法解决了双目标优化(导体用量和近端串音衰减)的非一致性问题,并结合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和非劣分层思想获取绞合节距的可行解集,为通信电缆绞合节距的设计提供了优选空间。
一种基于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及非劣分层的通信电缆绞合节距优化方法,在初始化通信电缆设计参数的基础上,设计了通信电缆导体用量和近端串音衰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和非劣分层思想获取绞合节距的可行解集。
其中,通信电缆导体用量的优化目标函数,导体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单根导体直径,为导体密度,n为导体绞合对数,为绞入系数。
其中,通信电缆近端串音衰减的优化目标函数,近端串音衰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Z为它们的特性阻抗,Y为串音耦合矢量。
一种基于双目标模拟退火算法及非劣分层的通信电缆绞合节距优化方法,技术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通信电缆设计参数初始化
优化对象是通信电缆的绞合节距,选取通信电缆的长度为L,直径为D,线对数为n,通信电缆中各线对的排列方式根据行业标准进行排列,由已确定通信电缆的长度、直径和排列方式参数确定通信电缆的等效常数、相对导磁系数及耦合频率F等参数;
二、设计优化目标函数
本发明设计了通信电缆的导体用量和近端串音衰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旨在通过优化通信电缆的绞合节距以在降低导体用量的同时满足近端串音干扰的要求。
(1)导体用量
即在通信电缆制造过程中,线芯导体的使用量,导体用量与绞合节距有着直接的关系,绞合节距越小,绞入系数越高,导体用量越大,即绞合节距与导体用量成反比,绞合节距与导体用量的关系如下:
(1)
式中,d为单根导体直径,为导体密度,n为导体绞合根数,为绞入系数,绞入系数是在一个节距中,展开的单线长度与节距长度h之比,
(2)近端串音衰减
在确定通信电缆中各线对排列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并优化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可以降低线对间的近端串音干扰,通常在近端串音的计算中使用近端串音衰减来量化近端串音干扰,近端串音衰减值越大则线对间的近端串音干扰越小,另外,由于通信电缆中有n对线对,相应的有个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取其最小值为目标函数。近端串音衰减的计算公式如下: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验证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引起凝汽器真空恶化的临界漏空气量的计算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