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项防治甘蓝病毒病的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6658.2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辉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项 防治 甘蓝 病毒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疾病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病毒病俗称花叶病、毒素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该病除危害甘蓝外,还可危害青菜、萝卜、芜菁、荠菜、花椰菜、菠菜、榨菜、雪菜、塔菜等蔬菜。中等流行年份可使减产20%~40%左右,大流行时也会同时引发霜霉病与软腐病,造成三病并发,大面积受灾,以致影响整个冬季蔬菜的供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甘蓝病毒病防治技术上的不足,发明一种防治甘蓝病毒病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严格选用非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育苗和种植,最好选前茬种植葱、蒜、豆类、水稻、玉米、瓜类等作物的地育苗和种植。 (2)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病毒病的发生轻重还与选用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同一品种不同植株间也存在抗病性差异。在发病盛期内通过不断选择抗病性强的单株留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 (3)适时播种:上海近郊以8月中、下旬到9月初为播种适期,一般早秋高温干旱天气以适当晚播3~5天为好,播种过迟产量少、上市晚。出苗后要及时加强苗期管理,争取培育健壮秧苗。 (4)注意查蚜、治蚜:幼苗出土后为减少蚜虫传播病毒病,勤查蚜虫发生动态,在七叶期前每7~10天喷药防治蚜虫1次。此外,还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 (5)加强肥水栽培管理:秋季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施有机肥作基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定植大田时做好带药移栽。 (6)施用生长促进剂和病毒抑制剂:定植活棵后施用植物动力2003或天缘叶肥,促进根系生长。在发病初期可喷洒菌毒杀星(高浓度)3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0~20克),20%病毒A500—7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40—200克),或1.5%病毒灵乳剂1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00克)等,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较明显的抑制病害扩展的效果。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甘蓝病毒病的防治,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1)严格选用非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地育苗和种植,最好选前茬种植葱、蒜、豆类、水稻、玉米、瓜类等作物的地育苗和种植。 (2)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病毒病的发生轻重还与选用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同一品种不同植株间也存在抗病性差异。在发病盛期内通过不断选择抗病性强的单株留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病措施。 (3)适时播种:上海近郊以8月中、下旬到9月初为播种适期,一般早秋高温干旱天气以适当晚播3~5天为好,播种过迟产量少、上市晚。出苗后要及时加强苗期管理,争取培育健壮秧苗。 (4)注意查蚜、治蚜:幼苗出土后为减少蚜虫传播病毒病,勤查蚜虫发生动态,在七叶期前每7~10天喷药防治蚜虫1次。此外,还可用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 (5)加强肥水栽培管理:秋季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施有机肥作基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定植大田时做好带药移栽。 (6)施用生长促进剂和病毒抑制剂:定植活棵后施用植物动力2003或天缘叶肥,促进根系生长。在发病初期可喷洒菌毒杀星(高浓度)3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0~20克),20%病毒A500—7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40—200克),或1.5%病毒灵乳剂1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药量100克)等,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有较明显的抑制病害扩展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辉,未经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项预防大葱根腐病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