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矮秆种质的选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6455.3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耿爱民;武利峰;刘渤;邱超;周江明;张小燕;尤晓胜;李金;杨淑华;张志峰;苏洪岭;仝连芳;伏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桂松 |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种质 选育 方法 | ||
1.一种小麦矮秆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蓝矮败纯合回交群体种子进行粒色分拣,采用大小行种植模式种植分拣出的白粒种子,以确保田间下部透光;
2)选择矮秆植株,并剪除矮秆植株相邻的植株,给予更好的田间光照;抽穗后,在这些矮秆植株中选择有花药的植株;
3)将选出的矮秆有花药的植株进行田间鉴定,筛选出优异的矮秆种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麦矮秆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蓝矮败回交群体为转育稳定的蓝矮败回交群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麦矮秆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大小行种植模式具体为形成20cm与40cm大小行种植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麦矮秆种质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优异矮秆种质表现为除植株较矮小外,其他性状均接近回交父本品种,且综合表现较好,籽粒饱满,无黑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作物研究所,未经滨州市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64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