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5801.6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1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春;向勇刚;张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66 | 分类号: | A61F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单手 精确 释放 支架 输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一种可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外管与滑块相连接,推杆分别与内管和鲁尔接头相连接,外管套在内管外,两个滑杆组成中空结构,前卡扣和后卡扣分别把滑杆的远端和近端固定,滑杆外表面设有螺纹结构,快速释放按钮和转轮组成转轮机构,套于滑杆上,转轮机构旋转时,滑块在滑杆内带动外管与内管作相对运动,可将装载于内的支架推出释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单手握住手柄,释放支架,另一只手可以同时进行造影观察,同时,鞘管具有良好的力学传递性能,把支架释放于下肢血管病变部位,可精确控制释放位置,减小由于支架释放不准而带来的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性,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伤介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下肢血管内病灶部分进行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下肢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常见的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血管内膜剥脱、人工血管置换、旁路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大,尤其不适宜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
外周血管疾病有很高的致残率,专业治疗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之中;目前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仍将是主要治疗血管内疾病手段。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扩张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平均发生率约为30%。再狭窄多发生在PTA后数月至1年之内。主要原因是球囊扩张部位内膜纤维细胞增生的结果。扩张的机理表明,成形术是一种损伤血管壁成分的机械治疗方法,术后必然会引起一系列修复反应,这就成为再狭窄的病理学基础.因此球囊扩张的结局具有两重性。内、中膜局限性撕裂造成了血管腔的扩大,血流灌注得以恢复;同时内、中膜撕裂也成为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再狭窄的原因。因此现阶段球囊导管多用于支架植入术的预扩张。
自膨胀式支架是近年来使用较普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支架,具有柔性好、可通过较扭曲的病变,贴壁性佳和不易移位等优点,易受压、血管迂曲、长段病变合适。缠绕型自膨胀支架是一种较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周支架,具有理想的柔韧性、覆盖度和支撑力,特别适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关节部位释放。
激光切割自膨式支架在体内释放时,一旦释放,不能进行回收,缠绕型自膨胀支架有较大的轴向收缩率,因此精确定位致关重要,如定位不准确,支架可能不能完全覆盖病变处,造成再狭窄等病发症。
中国专利201410797899.4公开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连接装置、远端外管、安全锁和中轴,所述手柄、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依次连接;其中,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和所述连接装置的管腔内、并贯穿于所述手柄中,且所述中轴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套接在和所述旋转手柄的前端,且所述旋转手柄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旋转,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远端外管移动;所述安全锁连接所述固定手柄。上述专利涉及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未完全解决支架精确释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手精确释放支架的输送系统,具有支架释放精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5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铰接式限位环
- 下一篇:一种医用钛合金折弯丝内支架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