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4896.X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7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超;许杉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47/02;A61K45/06;A61K38/18;A61P17/02;A61L27/3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芙蓉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水 凝胶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药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利用氧化铝水凝胶作为涂层基质,承载促伤口愈合剂,得到纳米载药水凝胶涂层,由于氧化铝水凝胶不降解以及人体吸收慢的特点,可以使得该载药涂层携带的促伤口愈合剂一直存在于涂层内,可以持续发挥其促愈合作用,当将该涂层应用于植入材料得到复合植入体,将该植入体植入体内,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时,可以发挥长效的促愈合作用,能够诱导损伤部位快速新生,阻止迟发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凝胶制备领域,涉及一种载药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在医学上经常利用植入材料来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在对损伤部位进行组织修复时期望损伤部位能够迅速新生,以能够快速愈合,并减少组织部位感染的发生。目前对于能够快速进行组织修复的医用材料的研究成为热点。
水凝胶是由聚合物等材料通过三维交联网络结构和介质共同组成的多元体系,因其性质稳定,对环境的微小变化能够快速响应,作为新型的生物医用材料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利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水凝胶可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系统,固定化酶,人造器官等等领域。纳米氧化铝基质很早就被FDA批准作为疫苗的辅助试剂,因氧化铝在与血液、体液及人体组织液相接触时,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响代谢过程,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负载活性物质,保持疫苗中活性物质的分散性及其生物活性。
因此,鉴于水凝胶以及纳米氧化铝的种种优点,期望利用其开发一种能够促进组织快速修复的材料,以减少组织修复时感染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载药水凝胶涂层,所述载药水凝胶涂层以氧化铝水凝胶为涂层基质,承载促伤口愈合剂。
本发明的载药水凝胶涂层是利用氧化铝水凝胶作为基质承载促伤口愈合剂,由于氧化铝水凝胶与人体组织液相接触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响代谢过程,并且氧化铝水凝胶自身不降解,并且人体对氧化铝水凝胶的吸收很慢,因此该涂层可以长期稳定地承载促伤口愈合剂,使得促伤口愈合剂可以在损伤部位持续发挥促愈合作用,发挥长期促进软组织修复的作用,促进损伤部位组织的快速新生进而愈合。本发明的载药水凝胶涂层克服了一些组织修复材料由于材料发生降解,而使得药物释放掉,不再能发挥其促愈合作用,并且可能导致迟发性感染的缺陷。
在本发明中,所述涂层基质是指形成载药水凝胶涂层的基体材料,其是载药水凝胶涂层的主要成分。
在本发明所述的载药水凝胶涂层中,所述氧化铝水凝胶承载的促伤口愈合剂的量为氧化铝水凝胶质量的2-15%,例如2.5%、3%、3.5%、4%、5%、6%、7%、8%、9%、10%、11%、12%、13%、14%或14.5%。
优选地,所述氧化铝水凝胶中铝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3%,例如1%、1.2%、1.4%、1.6%、1.8%、2%、2.2%、2.5%、2.7%、2.9%或3%。
在本发明所述的载药水凝胶涂层中,所述促伤口愈合剂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成纤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来源增殖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或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本发明中,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时,应注意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组合的药物能够发挥其药物疗效,并且不产生对人体不利的作用即可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4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