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电池和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24637.7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森光孝敏;大仓才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柳军;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组合电池和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电池(1)包括:保持器(20),该保持器包括多个电池保持部(21),该多个电池保持部各自都具有第一面(21b)和面向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21c)且各自都具有保持孔(21d),所述保持孔是在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贯通的孔,和连接部(22),该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彼此连接;多个电池(10),所述多个电池各自都具有比保持孔的内径(D1;D2)小的外径(D3)并且插入到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的保持孔内;和粘接剂(30),该粘接剂设置成在所述电池的位于保持孔内的部位的外周面和所述电池保持部的构成保持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电池和一种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组合电池,该组合电池构造成使得多个电池收纳在保持器中。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13-196810(JP 2013-196810 A)记载了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构造成使得多个圆筒形的单元电池收纳在相应的圆筒形的保持器中,此外,这些保持器的上部由正极垫片固定且保持器的下部由负极垫片固定。
发明内容
然而,在JP 2013-196810 A中记载的电池模块中,单元电池未固定在收纳单元电池的圆筒形的保持器中,并且各个单元电池之间在其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高度)存在差异。因此,当振动或冲击施加至电池模块时,单元电池沿单元电池的径向和轴线方向(高度方向)在保持器内移动,这可能引起单元电池和保持器之间以及单元电池与正极垫片和负极垫片中的各者之间的晃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固定在保持器(电池保持部的保持孔)上的组合电池和一种组合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组合电池,所述组合电池包括: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i)多个电池保持部,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各自都具有第一面和面向所述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且各自都具有保持孔,所述保持孔是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贯通的孔,和(ii)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彼此连接;多个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各自都具有比所述保持孔的内径小的外径并且插入到所述多个电池保持部中的每个电池保持部的所述保持孔内;和粘接剂,所述粘接剂设置成在所述电池的位于所述保持孔内的部位的外周面和所述电池保持部的构成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固化。
上述组合电池包括注入在电池的位于保持孔内的部位的外周面和电池保持部的构成保持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中并在该间隙中固化的粘接剂。因此,每个电池都在该电池由各电池保持部经由粘接剂保持(该电池经由粘接剂与构成保持孔的内周面接合)的状态下固定在保持器上。因此,在该组合电池中,即使振动或冲击施加至组合电池,电池也不会沿保持孔的径向和轴线方向移动,这不会引起电池和电池保持部之间的晃荡。因而,上述组合电池是电池更稳当地固定在保持器(保持孔)上的组合电池。
注意,“电池”可以例如是在电池外壳内具有一个电极体的单电池,或在电池外壳内具有多个电极体的电池。此外,“保持器”可以例如是由具有平板形状的单个部件制成并且构造成使得多个电池保持部和连接部由该单个部件一体地形成的保持器。这种情况下,电池保持部的第一面可以是保持器的第一面的一部分,而电池保持部的第二面可以是保持器的第二面的一部分。因此,这种情况下,保持孔可以是在保持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贯通的孔。此外,保持器可以是构造成使得构成多个电池保持部的部件通过接合等与构成连接部的部件一体化的保持器。
根据以上方面的组合电池可构造成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电池保持部经由所述粘接剂保持所述电池的状态下固定在所述保持器上。
此外,在根据以上方面的组合电池中,所述电池保持部可构造成使得第一开口端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端的内径,所述第一开口端是所述保持孔的位于第一面侧的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是所述保持孔的位于第二面侧的开口端,并且构成所述保持孔的所述内周面可包括具有从所述第二面侧朝所述第一面侧减小的内径的锥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4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极板耳自动化一体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