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3395.X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潘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1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软连接 铰链 固定杆 弹性胶体 前保险杆 软保险杠 前脸 保险杠主体 弹簧垫片 安装杆 连接杆 支撑杆 汽车 冲力 弹性形变 对称设置 活动连接 水平设置 向上移动 有效缓解 大截面 动能 椎体 吸收 | ||
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主体、安装杆、若干弹簧垫片,保险杠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保险杠前脸和对称设置的保险杠侧脸,保险杠前脸和保险杠侧脸连接处为软连接铰链,软连接铰链包括软保险杠、支撑杆、固定杆、连接杆,固定杆呈“L”状,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弹性胶体,弹性胶体为带有尖端弯曲椎体,大截面端与固定杆活动连接,若干弹簧垫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保险杠前脸内侧,另一度固定连接安装杆。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发生碰撞时,弹性胶体顺着支撑杆向上移动,软保险杠发生弹性形变,吸收了大量的碰撞动能,有效缓解外界冲力;同时软保险杠的弹性又能避免保险杠的开裂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
背景技术
保险杠属于汽车安全辅助装置,安装于车身的前后,发生碰撞时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保险杠可以防护车身及人身,避免车身遭受直接冲撞以及降低人身的冲撞危险。保险杠依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通常汽车发生碰撞或剐蹭时对前保险杠的冲击通常在侧面,很少在正前方,而一体注塑成型的前保险杠在拐角处比较薄弱,这也是汽车前保险杆最容易损坏的地方,拐角处经常因剐蹭或碰撞开裂损坏,就需要换掉整条保险杠,使得汽车的维修成本较高,假如能在前保险杠拐角连接处设置为软保险杠,最大限度的吸收碰撞的能量,能有效避免该薄弱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主体、安装杆、若干弹簧垫片,所述保险杠主体包括水平设置的保险杠前脸和对称设置的保险杠侧脸,所述保险杠侧脸对称连接在保险杠前脸的两端,所述保险杠前脸和保险杠侧脸连接处为软连接铰链,所述软连接铰链包括软保险杠、支撑杆、固定杆、连接杆,所述软保险杠的两端与保险杠前脸和保险杠侧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呈“L”状,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保险杠侧脸靠近软保险杠的一侧,所述固定杆与保险杠侧脸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软保险杠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杆连接处设有弹性胶体,所述弹性胶体为带有尖端弯曲椎体,所述弹性胶体大截面端与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保险杠前脸靠近软保险杠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保险杠前脸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弹性胶体的尖端接触,所述若干弹簧垫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保险杠前脸内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杆。
进一步,所述软保险杠包括中心层、夹层和外层,所述中心层为芳纶树脂纤维,所述夹层为环氧树脂,所述外层为表面涂层。
进一步,所述弹簧垫片的数量为3~7个。
进一步,所述保险杠前脸和对称设置的保险杠侧脸为一体注塑成型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带软连接铰链的汽车前保险杆,保险杠前脸和保险杠连接处为软连接铰链,当汽车的保险杠侧脸发生碰撞时,软保险杠的弹性能避免其断裂损坏,同时在固定杆和连接杆的带动下,弹性胶体顺着支撑杆向上移动,软保险杠发生弹性形变,吸收了大量的碰撞动能,有效缓解外界冲力;当汽车保险杠前脸发生正面碰撞时,保险杠前脸向汽车行驶反方向运动,一方面弹性垫片发生弹性形变,吸收碰撞动能,另一方面,保险杠前脸两端连接的软保险杆能发生弹性形变,跟随保险杠前脸向汽车行驶方向运动,支撑杆顺着弹性胶体运动,这一系列的运动就能有效的避免了车身直接受碰撞,同时软保险杠的弹性又能避免保险杠的开裂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
1、保险杠主体 2、安装杆 3、若干弹簧垫片 4、保险杠前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到位检测式定位夹具
- 下一篇:萃取/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