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校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23231.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臣;单德彬;陈宇;杨川;何广熟;林恒龙;马浩;赵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华宇管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8 | 分类号: | B21D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筒形旋压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校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校形装置,属于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旋压是通过旋转毛坯施加外力使其产生连续的局部塑性变形,最终获得薄壁空心回转体钛合金筒形件的少无切屑加工的先进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综合了锻造、挤压、拉伸、弯曲、环压和滚压等工艺特点,大大降低了加工的变形力,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因此金属旋压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特别是在航空、航天以及各种军事工业中,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钛合金以其低密度、高强度以及良好的耐热耐蚀性能,其薄壁筒形件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强力旋压在成形该类零件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但是,由于钛合金室温塑性差,因此大多需采用热旋压方式成形。在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热旋压成形过程中,芯轴与钛合金筒形旋压件都会受热膨胀,且容易出现由于各区温度不均导致的变形不均现象。因此,热旋成形出的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内径尺寸难以控制,且容易出现内径尺寸超差、椭圆度偏大等缺陷,难以满足高精度筒形件的制造要求,限制了钛合金旋压件的应用。而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对钛合金筒形旋压件进行精密热校形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热旋成形出的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内径尺寸难以控制,且容易出现内径尺寸超差、椭圆度偏大等缺陷,难以满足高精度筒形件的制造要求,限制了钛合金旋压件应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校形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分瓣模和芯轴,分瓣模是由多个模块组成的外轮廓为圆柱面的回转体,分瓣模内的下部设有轮廓由下至上渐缩的锥台形内腔,芯轴设置在内腔内,芯轴的外侧设有与内腔轮廓相配合的由下至上渐缩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芯轴的上端开有凹槽,小圆板固定安装在凹槽内,拉杆的下端与小圆板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的,内腔的顶部设有环形凸台,圆板设置在环形凸台上,圆板的中部开有通孔,拉杆上部的螺纹段穿过圆板中部的通孔与螺帽连接。
进一步的,拉杆的上部套装有环形垫片,且环形垫片位于螺帽与圆板上表面之间。
进一步的,芯轴内设有空腔。
进一步的,分瓣模和芯轴均是钢材质制作的,且所述钢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钛合金的热膨胀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钛合金筒形旋压件套在分瓣模的外侧时,对分瓣模进行加热,筒形旋压件与分瓣模一起受热膨胀。由于筒形旋压件的热膨胀系数要小于分瓣模的热膨胀系数,筒形旋压件的膨胀程度要小于分瓣模的膨胀程度,因而分瓣模对筒形旋压件有扩径的效果。分瓣模的空腔内部的圆锥斜面与芯轴的外表面相接触,芯轴在拉杆的带动下沿轴向滑动,芯轴的外表面径向推动分瓣模向外运动,分瓣模直径扩大,可以对外径更大的钛合金筒形旋压件进行整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图2是分瓣模的主剖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芯轴的主剖视图,图5是芯轴上端安装拉杆后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校形装置包括分瓣模1和芯轴2,分瓣模1是由多个模块1-1组成的外轮廓为圆柱面的回转体,分瓣模1内的下部设有轮廓由下至上渐缩的锥台形内腔1-2,芯轴2设置在内腔1-2内,芯轴2的外侧设有与内腔1-2轮廓相配合的由下至上渐缩的外侧壁。件分瓣模1放入钛合金筒形旋压件内,分瓣模1的外侧面与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内侧面正好配合,芯轴2沿内腔1-2的内侧壁向上移动时,分瓣模1的每个模块沿径向向外扩大,从而与不同内径的钛合金筒形旋压件进行配合。将分瓣模1放入钛合金筒形旋压件内,使得芯轴2沿内腔1-2的内侧壁向上移动,分瓣模1的每个模块便沿径向向外扩大,直至其外侧面与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内侧面形成良好配合。随后,利用钛合金和校形模具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对二者同时加热以实现对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整形。本实施方式中模块1的最佳数量为四个。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钛合金筒形旋压件的校形装置还包括拉杆3和小圆板7,芯轴2的上端开有凹槽2-1,小圆板7固定安装在凹槽2-1内,拉杆3的下端与小圆板7的中部连接。拉杆3的轴线与芯轴2的轴线以及分瓣模1的轴线重合,向上拉动拉杆3,拉杆3带动芯轴2向上移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华宇管件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扬州华宇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卸力包边装置
- 下一篇:基于自动化控制带视频监测功能的卷材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