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胃潴留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1823.5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雷;刘艳丽;吴美英;侯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雷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20;A61P1/14;A61K35/57;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郁气 滞型胃 潴留 中药 丸剂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胃潴留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潴留又称胃排空延迟,是指胃内容物滞存而未及时排空。凡呕吐出4-6小时以前摄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时以上,测得胃残留量>200ml者,均提示有胃潴留存在。本病是个常见的多发病,无年龄及区域差别,女性似较男性为多。呕吐为本病的主要表现,日夜均可发生,一天1至数次。呕吐物常为宿食,一般不含胆汁。上腹饱胀和疼痛亦多见。腹痛可为钝痛、绞痛或烧灼痛。呕吐后症状可以暂时获得缓解。
由于胃肠动力障碍被认为是功能性胃潴留的主要因素,西医对于本病通常除一般对症治疗如少渣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外,加以对症治疗,如给予促进胃动力类药物(胃复安、吗丁啉等)进行治疗。目前,西药治疗虽见效较快,但完全治愈疗程较长,长期服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及一些副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脾主运化布散,以升为常,胃主受纳腐熟,以降为顺,脾胃为消化之总枢;外邪客于脾胃,脾胃受伤;肝气郁结,横犯脾胃;饮食无度,耗伤中焦,脾胃传化不及;素体脾胃虚弱,受纳运化无力,均可导致脾胃不和,升降失调而出现气逆呕恶、腹胀脘痛。因此根据病因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中医通常将本病分为外邪犯胃、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食滞中焦、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等几种类型进行施治,效果较好。本发明中药主要针对肝郁气滞型胃潴留进行治疗,具有疏肝和胃、健脾益气、温脾开胃、消食化积、下气调中、降逆止呕、理气止痛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肝郁气滞型胃潴留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胃潴留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具有疏肝和胃、健脾益气、温脾开胃、消食化积、下气调中、降逆止呕、理气止痛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于肝郁气滞型胃潴留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胃潴留的中药丸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胃潴留的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破布叶、谷芽、麦冬、覆盆子根、白术、枸橘、香果树、大枣、野厚朴、陈皮、白豆蔻、佛手、玉蝴蝶、莳萝子、甘草洗净、晾干后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热煮沸2~3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热煮沸1~2小时,冷却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2)将八月札、鸡屎藤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凉,继续浸泡3~5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绍兴黄酒,煮沸后放晾,继续浸泡2~4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蒸蒸发浓缩为相对密度1.10~1.20的稠膏,备用;
(3)将麸皮置于加热之锅内,至锅上起烟时,加入党参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4)取枇杷叶丝,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5)先将麸皮撤匀于加热的锅内,侯烟冒出时,加入枳实片,拌炒至微呈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6)将牛羊草结置于锅内,文火加热,并不断翻炒,至颜色加深质地松脆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7)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8)先将砂子放入锅内炒热,再把洗净之鸡内金放入锅中,用文火拌炒至棕黄色或焦黄色鼓起,取出,筛去砂子,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9)取净九香虫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筛,得细粉,备用;
(10)将步骤(1)、步骤(2)所得的稠膏,与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6)、步骤(7)、步骤(8)、步骤(9)中所得的细粉混合,加入炼蜜搅拌均匀后,制备为每粒3g的药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雷,未经李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1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饮食停滞型泄泻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脾脏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