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kV线路节能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1234.7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芳强;席金峰;叶江;杨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儋州供电局;重庆视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小雪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线路 节能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输送电路能效评估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线路节能评价 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线损问题多损失的电量达数百亿千瓦时。相对于35kV及以上 电网系统,10kV配网系统线损率更高。目前电力部门都是通过理论线损计算和长期统计数 据来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线损计划指标并为进一步采取降损措施提供依据的。对于10kV线 路,由于其结构复杂,有关数据收集困难,特别是计算方法的不完善,使得10kV线路理论线 损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而抄表统计方法不仅投资大而且会因表计倍率差错、负荷 转移、通讯故障、“高供低计”专用变、漏计电量或偷电等由于存在这些客观影响因素,当前 10kV线路损耗电量的在线监测及理论计算结果,随机性大,不确定性强,难以获悉10kV线路 的降损空间,不能为降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10kV线路节能评价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 下:
一种10kV线路节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10kV线路首端电流、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数据;
步骤二:计算10kV线路的节点电阻矩阵;
步骤三: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方法计算所述10kV
线路损耗功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步骤四:计算所述10kV线路在所测定时间内的最大线损率、最小线损率;
步骤五:计算出所述10kV线路在所测定时间内的导则线损率和零无功率线
损率。
步骤六:将线损区间划分为高损耗区、无功管理区和低损耗区;
步骤七:将步骤五中计算出的导则线损率和零无功率线损率与步骤六进行比较, 得出评价结论。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
2.1计算10kV线路和变压器的电阻;
2.2形成10kV线路节点电导矩阵G,求G的逆,得到10kV节点电阻矩阵R为:
其中,n为配电网中的负荷节点数,m为联络节点数,且配电网中负荷节点的编号先 于联络节点的编号,Rn为n行、n列的分块方阵,其对角元素为负荷节点的自电阻,非对角元 素为负荷节点之间的互电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仅获取10kV线路首端电流、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数据, 即可计算得到10kV线路的最大线损率、导则线损率、零无功线损率和最小线损率,将传统的 理论线损计算值及统计线损值的不确定性问题转变为确定性。通过线损区间细分为高损耗 区、无功管理区、低损耗区。对不在三个区间内及对应三个区间的统计线率进行细评,为进 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损措施进行导航,指出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原因(表计倍率差错、负 荷转移、漏计电量或偷电等问题),对各原因进行甄别,缩小排查范围,指导管理降损以及技 术降损,以便采用合理的降损措施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10kV线路节能评价方法中SVR-PSO工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10kV线路节能评价方法中基于SVR-PSO计算得到10kV线路损耗功 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儋州供电局;重庆视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儋州供电局;重庆视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1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