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膨式支架扭转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1073.1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飞;向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A61F2/8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扭转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膨式支架扭转测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在很大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手术。21世纪血管病的腔内介入治疗是血管外科发展主要方向之一。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的范围已从原来的肢体动脉发展到大动脉以及静脉,甚至全身几乎所有的血管。目前最为成功的是髂、股动脉、肾动脉和下腔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范围主要是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扩张及血管畸形3大类疾病。
自从20世纪60年代dotter在世界上首次为一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83岁女人施行PTA(经皮血管腔内成行术)以来,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技术和手段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parodi首创腔内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更可谓腔内血管外科的里程碑。与传统的血管外科手术相比,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自膨式支架进入人体血管后随人体一起运动,会遇到各种各样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阻力如:颈动脉处血管偶尔会由于外来力而受到一些大的冲击,腘动脉处的支架随着身体的运动做着周而复始的弯曲和扭曲。自膨式支架的抗扭曲性能直接影响到支架在人体的安全性以及在支架本身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支架的扭转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对于自膨式支架扭转性能测试的过程过于繁琐,灵活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膨式支架扭转测试装置,该装置置于温控装置中,可将环境温度调至3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膨式支架扭转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进行自膨式支架的扭转测试,并且能够记录扭矩和扭转次数,包括电机、主体、固定座、连接柱、扭矩感应装置、温控装置、扭转控制装置。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座平面上;所述扭矩感应装置装于电机头端;所述电机与扭转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电机与连接柱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与连接柱的间距可调,可调范围为0~250mm。
优选地,所述电机转速可调,可调范围为0~30r/s。
优选地,所述扭矩感应装置可实时显示测试时支架的扭矩,并能记录规定次数中扭矩的最大值。
优选地,所述扭转控制装置可以设定扭转次数与扭转角度,角度范围为0~180°。
优选地,所述扭转控制装置可捕捉扭矩感应装置测得的扭矩,并实时显示记录下来。
优选地,所述温控装置可调节测试环境温度,可调范围为1℃~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进行支架扭转测试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2为固定座、3为扭矩感应装置、4为主体、5为连接柱、6为扭转控制装置、7为温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有电机1、固定座2、扭矩感应装置3、主体4、连接柱5、扭转控制装置6、温控装置7。
所述电机1安装在固定座2平面上;所述扭矩感应装置3装于电机1头端;所述电机1与扭转控制装置6连接;所述电机1与连接柱5分别与支架的两端固定。温控装置7套在整个装置上,起到密封保温效果。
如图3所示进行自膨式支架的扭转性能测试,将支架两端分别绑定在扭矩感应装置3和连接柱5上,启动温控装置7,将环境温度设置为37℃。启动扭转控制装置6,将扭转角度设置成±45°,扭转频率设置成1s/次,设置次数为10000次。扭转控制装置会实时显示扭转的次数和测得的支架的扭矩,以此来判断支架的扭转性能是否能达到要求。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乐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自动切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