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荔枝霜疫霉菌LAMP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20807.4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金;陈庆河;刘裴清;刘小丽;翁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荔枝 霉菌 lamp 引物 及其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荔枝霜疫霉菌LAMP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方法,专用于荔枝霜疫霉菌特异检测。主要采用设计了一种荔枝霜疫霉菌的LAMP引物,经过恒温扩增肉眼观察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或出现LAMP特征性的梯形带。所发明的LAMP引物及其用法可被用于生产实践中荔枝霜疫霉菌感染的植株中荔枝霜疫霉菌的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为荔枝霜疫霉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荔枝霜疫霉菌LAMP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方法,专用于荔枝霜疫霉菌高灵敏度快速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荔枝霜疫霉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荔枝霜疫霉病是我国荔枝产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其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
目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检测大多仍沿用传统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方法。传统荔枝霜疫霉菌的分类鉴定主要是基于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性等,程序繁琐,所需时间较长且灵敏度较低,鉴定时还易受人为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干扰,而且不能直接从植物组织中检测出病原菌,难以满足病害控制中快速、灵敏、稳定的检测要求,很容易错过病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而免疫血清学鉴定方法虽已建立,但是血清的制备过程耗时耗力,常常受到抗血清质量的影响,且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差,容易造成假阳性,因此这些方法的应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PCR技术为植物病原诊断提供了快速、灵敏、准确的优势,但由于目前PCR检测技术仍然需要PCR仪、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等昂贵的专业仪器和分子生物学试剂,且需要分子生物学专业实验人员操作,限制了该检测方法的推广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经济等特征。该技术可在60℃~65℃恒温条件下,利用高活性的链置换DNA聚合酶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荔枝霜疫霉菌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所需周期长、检测方法特异性差,灵敏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荔枝霜疫霉菌的LAMP检测引物以及结果可靠、易于操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荔枝霜疫霉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下列步骤:
1.LAMP引物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0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