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20774.3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乐德忠;曹丽霞;严同宝;刘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酶制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制剂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复合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织面料采取坯布退浆、烧毛、煮练、漂白或坯布退浆、烧毛、碱氧冷堆、漂白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前处理加工,该类方法缺点是工序流程长、水电汽耗量大、品种适应性差、工艺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有使用传统酶退浆法或碱氧法对织物中的淀粉浆和PVA浆进行分解去除,但是这两种方法布身的残浆率仍然比较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可以缩短织物的前处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更加节能环保的同时,还能提高织物的性能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生物酶制剂,其特点是:它是每升包含果胶酶0.5~10g、淀粉酶0.2~20g、氧化酶0.5~5g、双氧水0.1~5g和非离子乳化剂1~20g,pH为6~10的生物酶制剂。
上述的复合生物酶制剂,作为优选,它是包含果胶酶3~7g、淀粉酶8~12g、氧化酶1~2g、双氧水2~3g和非离子乳化剂8~12g,pH为6~10的生物酶制剂。
其中淀粉酶、果胶酶进行复配,再和氧化酶进行混合,结合适量的化学氧化剂(双氧水)添加在酶液中比例,可以确保添加的化学氧化剂对酶液的损伤在8h,65--80℃的条件下,损伤率低于20%,24内酶的活力依然保持在60%以上;化学氧化剂和氧化酶的加入,可以确保在保温堆置过程中存在缓释功能,能够对PVA的分解保持持续有效。
前述的复合生物酶制剂中,所述离子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椰子油脂肪酰二乙醇胺、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鼠李糖脂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的混合物。这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分散、润湿、渗透力强、对酶的生物活性无损伤,对蜡质的乳化能力要非常优异。
前述的复合生物酶制剂的应用,其特点是:用前述的复合生物酶制剂对机织面料进行前处理。
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坯布烧毛→浸轧复合生物酶制剂→打卷→保温房堆置→漂白。
其中,所述浸轧复合生物酶制剂采用多浸多轧的方式,且温度控制在40~80℃。在该温度条件下酶的活力保持最佳,对浆料的膨润、溶胀,效果好,对表面活性剂的效能发挥效果佳。
所述保温房堆置的堆置环境温度控制在30~70℃,堆置时间控制在4h以上。堆置温度和堆置时间组合,可以保证酶与化学助剂发挥最大的功效。
而作为优选,所述浸轧复合生物酶制剂的温度控制在60~70℃。
同样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房堆置的堆置环境温度控制在35~45℃,堆置时间控制在8~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生物酶制剂可用于机织面料的前处理,将烧毛、退浆、煮练工序简化为烧毛、轧酶堆置;本发明的复合生物酶制剂中的各种酶的相互配合作用,可将织物上的淀粉浆、PVA浆、果胶进行有效的降解和分解,将纤维表皮层和初生胞壁层上的果胶进行分解和降解;再结合特定比例的乳化剂,可以对织物上浆的蜡质和纤维上的棉蜡进行乳化使其在后续的漂白加工中易于被去除,同时有助于酶的渗入,与作用底物相结合,提高作用效率。本发明的复合生物酶制剂不受纤维材质变化的影响,工艺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可以解决现有化学方法对多纤维化存在适应性差,工艺变化大,造成不稳定因素增加的问题,对于高弹类面料还能有利于解决因喷气织机在织造过程中,上手边与下手边的张力差异造成的卷边及两边的紧度不一致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的复合生物酶制剂在解决生物酶法对PVA的降解后,为后续前处理污水处理采用高效的IC厌氧生物反应器,实现产出沼气、然后用沼气制蒸汽成为可能,实现循环经济效益;而且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降低蒸汽使用量、节省工艺用水量、减少电耗、降低污水的总COD含量50%左右,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安全、简单、稳定,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强。
另一方面,本发明将复合生物酶制剂应用于机织面料的前处理,可以将传统的退浆、烧毛、煮练漂白的工艺流程,简化为烧毛、轧酶液、保温堆置、漂白即可实现同样功效,缩短了工艺流程、简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品种的适应性。而且处理完成后,布身残浆少,布身的蓬松度和柔软度相对较传统工艺的要好很多,有利于后续磨毛的起毛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07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胰岛素注射辅助器
- 下一篇:一种合成革用水性抛光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