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7789.4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汤雪辉;张薇;苏言杰;张亚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2 | 分类号: | A61L27/4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孔径 可控 双相钙磷 复合 陶瓷 支架 方法 | ||
1.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
步骤2,将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所述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与表面活性剂及造孔剂均匀混合,研磨过筛得到混合粉体;
步骤3,将发泡剂配置成发泡剂溶液,再将所述发泡剂溶液滴入所述混合粉体中,搅拌得到粘稠状浆料,室温晾干得到陶瓷胚体;
步骤4,将所述陶瓷胚体发泡及脱水,再进行烧结除去所述陶瓷胚体中的所述表面活性剂、所述造孔剂及所述发泡剂后,得到所述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采用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之中的一种;制备所述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采用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和所述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使用的钙源为氯化钙、氢氧化钙、硝酸钙、氧化钙或乙醇钙之中的一种,使用的磷源为磷酸、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铵之中的一种;制备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的钙磷比分别为1.67和1.5。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所需的pH为9~11,制备所述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所需的pH为8~10。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粉体的总量为0.5~1.0g,其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所述纳米β-磷酸三钙粉体的比例为2:8、3:7、4:6、5:5、6:4、7:3或8:2之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之中的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为0.3~1.0g;所述造孔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之中的一种,所述造孔剂的使用量为0.1~0.4g。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研磨是指采用球磨或研钵进行研磨;所述筛的筛网为50目、60目、80目或120目之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发泡剂溶液为碳酸氢铵水溶液或过氧化氢水溶液,所述发泡剂溶液的体积为0.5~3mL。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室温晾干时间为10~10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备孔径可控的双相钙磷复合陶瓷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发泡的温度为30~50℃,所述发泡的时间为30~120min;所述脱水的温度为70~95℃,所述脱水的时间为90~150min;所述烧结的温度为900~1200℃,升温速率为2~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7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单元球形支架及其制备
- 下一篇:一种组织工程软骨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