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健康养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17769.7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丽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75;A23K10/30;A23K10/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26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畜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鸡健康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肉鸡分雏鸡阶段、中期阶段和肉大鸡阶段三个阶段进行配料,各阶段的饲料配合不同。在雏鸡出壳后的最初几天,供给高质量的饮水,并供给体积小、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做到少喂勤添。第一天可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以后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并最终过渡到与自然光照时间一致。实行这种先渐减而后渐增的光照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雏鸡的内脏器官发育和骨骼钙化,使其健康状况良好,疾病发生率降低。
肉鸡10~35日龄:根据肉鸡的生长状况,适当加大饲料的体积,以降低饲料中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浓度,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按标准或略高于标准供给。每天定时饲喂3次,要注意加强肉鸡运动,如可在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肉鸡。
肉鸡36日龄至出栏:使用优质饲料进行短期育肥,配制饲料时应注意:一、原料多样化和低纤维化。二、在饲料中添加3%~5%的动、植物油脂,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三、尽量用颗粒料饲喂,饲喂次数由原来的每天3次增加到每天5次,也可全天供料,让鸡群自由采食。四、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不仅会限制采食,影响休息,使鸡生长发育不均匀,而且会造成舍内空气污浊,环境卫生恶化,从而诱发多种疾病。一般情况下,肉鸡冬天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2~15只,夏天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0只。另外,还要注意加强鸡舍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温、湿度适宜,温度以18℃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以55%为宜。
肉雏鸡的饲料配方: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肉中鸡的饲料配方:玉米58.2%,豆粕35%,磷酸氢钙1.4%,石粉1.1%,食盐0.3%,油3%,添加剂1%。肉大鸡的饲料配方:玉米59.2%,麦麸2%,豆粕22.5%,菜粕9.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鸡健康养殖方法,采用该鸡健康养殖方法,可以调整并维持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有效控制死淘率、降低肉料比;可以培养出,剪切力和失水率低的肉色肉质鲜嫩而且含硒高的富硒肉鸡。
本发明鸡健康养殖方法,采用地面平养方式饲养,全天光照,每天饲喂3次,自由采食、饮水,每周2次对鸡舍进行消毒清扫,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0~14日龄、10~35日龄、36日龄至出栏三个阶段分别采用特制的雏鸡饲料、中鸡饲料、大鸡饲料喂养:0~14日龄采用的雏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53~55份、黄豆粕36~38份、沙棘叶3~4份、榆钱3~4份、蒙脱石粉2~3份、几丁聚糖4~5份、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1~0.2份、凝固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0.1~0.15份、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0.1~0.15份、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0.15~0.2份。
10~35日龄采用的中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50~52份、小麦粉10~12份、黄豆粕16~18份、蒙脱石粉2~3份、柿子3~4份、金罂子2~3份、几丁聚糖3~4份、凝固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0.1~0.15份、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0.1~0.15份、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0.1~0.15份、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0.1~0.15份。
36日龄至出栏采用的大鸡饲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玉米粉47~49份、小麦粉12~14份、黄豆粕12~14份、蒙脱石粉2~3份、羊蹄叶3~4份、沙蒿籽油3~4份、六曲3~4份、几丁聚糖2~3份、凝固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0.1~0.15份、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urvatus)0.1~0.15份、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0.1~0.15份、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0.1~0.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丽,未经张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香酚作为防治蜜蜂蜂螨药物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蔗下养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