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17380.2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熊仕明;王维智;邱清海;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C01B21/3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魏常巍 |
| 地址: | 646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生产过程 硝烟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第三吸收单元、抽风机及第一比重计、第二比重计;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包括吸收剂为水的吸收塔;所述第二吸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吸收剂为水的吸收塔,设置在第一吸收单元后工位并与其串联;所述第三吸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吸收剂为尿素、双氧水混合溶液的吸收塔,设置在第二吸收单元后工位并与其串联;
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第二吸收单元及第三吸收单元的每个吸收塔底部设有硝烟进口、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及第二出液口,每个吸收塔顶部设有硝烟排出口、第二进液口,所述每个吸收塔顶部硝烟排出口与后一个吸收塔底部硝烟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每一吸收塔底部的第一出液口与前一吸收塔底部的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阀门;第三吸收单元的吸收塔顶部硝烟排出口为尾气排放口;每一个吸收塔设置一循环泵,循环泵进口与所述吸收塔底部第二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出口与所述吸收塔顶部第二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吸收塔循环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水或稀硝酸进口;所述第二吸收单元最后一个吸收塔的循环泵出口管道上设置水进口;所述第三吸收单元最后一个吸收塔的循环泵出口管道上设置尿素、双氧水混合溶液进口;所述抽风机进口与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硝烟排出口连接,所述抽风机出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吸收塔底部硝烟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吸收塔底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出酸管道,所述出酸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比重计,所述第一比重计后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吸收单元前两个吸收塔底部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有出酸管道,所述出酸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比重计,所述第二比重计后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的吸收塔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收单元的吸收塔为2个。
4.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关闭第一吸收单元和第二吸收单元吸收塔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向第一吸收单元吸收塔加水至吸收塔液位的10-30%,启动循环泵,水在吸收塔内由上至下循环;
(2)由第二吸收单元吸收塔循环泵上水进口向第二吸收单元每个吸收塔内加水至吸收塔液位的10-30%,启动所述每个吸收塔的循环泵,水在吸收塔内由上至下循环;
(3)来自生产工序的硝烟经抽风机由第一吸收单元的吸收塔底部硝烟进口进入第一吸收单元的吸收塔,进行水洗;当第一比重计比重大于等于1.37时,第一比重计后阀门打开,出浓度为60%的硝酸,通过循环泵管道上的水进口补水,使所述吸收塔液位为10-30%;
(4)将步骤(3)处理后得到的气体由第二吸收单元的第一个吸收塔底部的硝烟进口送入吸收塔,进一步进行水洗,当第二比重计比重大于等于1.18时,第二比重计后阀门打开,出浓度为30%的硝酸,通过循环泵管道上的水或稀硝酸进口补水,使所述吸收塔液位为10-30%;
(5)向第三吸收单元吸收塔注入尿素和双氧水的混合液至吸收塔液位的10-30%,启动循环泵,混合液自所述吸收塔顶部的进液口喷洒下落、循环,将步骤(4)水洗后得到的气体通入第三吸收单元的吸收塔,用尿素和双氧水混合液进一步吸收处理后,气体中氮氧化物浓度小于等于800ppm,排入大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出酸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吸收塔液位低时,打开第一吸收单元和第二吸收单元吸收塔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将第二吸收单元的稀硝酸补充到第一吸收单元的吸收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步骤(4)第二吸收单元的补水量为400-3000L/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尿素和双氧水混合液中尿素的质量浓度为8-12%,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3-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烟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所述步骤(5)处理后,气体中氮氧化物浓度为500-8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73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