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冲程扬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15573.4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聂运虎;王洪兴;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扬声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冲程扬声器,其包括壳体、与壳体相连的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磁钢组件以及与所述相连并与磁钢组件形成磁间隙的导磁件。磁钢组件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以及设于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之间的极芯。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平行,且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极芯的一端的极性相同。振动系统包括音圈,音圈环绕设置于极芯的外周缘且位于磁间隙内。由于使用了同极相对式的磁路结构,在相同性能要求下,本发明的磁路系统电力转换效率更高,体积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特别地,涉及一种运用在移动通讯领域的长冲程扬声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带有语音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及能够通过公共或专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设备。人们不但关心其语音质量,更要求其小巧轻便、易于携带,而作为语音传输装置的长冲程扬声器,其尺寸设计直接会影响通讯设备的外形及大小。
相关技术的长冲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与振膜相连的支架和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音圈。如图6所示,磁路系统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磁钢组件,音圈位于两组磁钢组件之间。为了达到某种性能,扬声器必须要有一定的电力转换效率,从图6中可以看到,穿过线圈的磁力线并不密集,磁场利用率并不高。并且,为了达到要求的性能,磁钢组件的体积需要达到240mm3,因此体积较大,一方面占用了较多的器件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器件的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长冲程扬声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效率高的长冲程扬声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长冲程扬声器,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振膜、与所述振膜相连的支架以及与所述支架相连的音圈;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磁钢组件以及与所述壳体相连并与所述磁钢组件形成磁间隙的导磁件;
所述磁钢组件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之间的极芯,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所述极芯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所述音圈环绕设置于所述极芯的外周缘且位于所述磁间隙内,所述音圈通电后与所述磁间隙内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场力驱动所述音圈在所述磁间隙内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所述振膜往复振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具有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开设有收容孔,所述导磁件包括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收容孔内的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和所述第二导磁板与所述磁钢组件相对设置并与之形成磁间隙。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以及贯通两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沿所述振动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以及贯通两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均为半封闭的开口,且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导磁件呈环形,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的的第一导磁件和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的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第一导磁壁和连接两所述第一导磁壁远离所述第二壳体一端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二导磁件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第二导磁壁和连接两所述第二导磁壁远离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第二连接壁。
优选的,所述磁钢组件卡设于所述环形的导磁件内,所述第一磁钢和所述第二磁钢远离所述极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壁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5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