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5160.6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陈政;武志强;孙洪伟;张倩;段庆华;夏青虹;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35/36;C10M167/00;C07D285/125;C10N40/25;C10N30/06;C10N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组合物 汽油发动机 式( I ) 制备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聚异丁烯丁二酸酯 酚酯型抗氧剂 硫化烷基酚盐 润滑油基础油 烷基水杨酸盐 油溶性有机钼 胺型抗氧剂 多效添加剂 摩擦改进剂 无灰分散剂 清净性能 质量分数 抗氧化 减摩 抗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A>式(I)所示结构的多效添加剂:B>含硼抗氧型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C>聚异丁烯丁二酸酯无灰分散剂;D>至少一种烷基水杨酸盐;E>至少一种硫化烷基酚盐;F>至少一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G>胺型抗氧剂和/或酚酯型抗氧剂;H>至少一种油溶性有机钼摩擦改进剂;I>余量的润滑油基础油。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质量分数不超过0.08%的磷含量,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抗氧化及清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油发动机的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促进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汽油机油的不断升级换代,油品在抗氧、抗磨、减摩以及清净、油泥分散等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的最高质量级别是美国石油学会(API)和国际润滑剂标准化及认证委员会(ILSAC)制定的SN/GF-5级别。
现代汽油机功率提高,小型化,压缩比提高,热负荷增大,对油品抗氧化能力和控制沉积物生成的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API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规格中评价其高温抗氧化黏度增长的发动机试验从程序IIIE的64小时,发展到程序IIIF的80小时,到目前程序IIIG的100小时,而黏度增长的要求从不超过375%降低为275%、150%,对高温抗氧化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同时对清净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模拟活塞高温沉积物的TEOST-MHT试验要求从SL的不超过45mg,发展到SM、SN规格的35mg,对抑制沉积物生成的要求显著提高。
现代汽油机负荷提高,对汽油机油的抗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节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要求油品有更好的减摩性能,有更佳的燃油经济性。GF-5对汽油机油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燃料经济性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并采用了试验精度更高的苛刻发动机试验程序ⅥD替代程序ⅥB来对发动机油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价。
CN 00129836.4公开了一种含甲氧酚的含硼抗氧型分散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性和清净分散性。
US 4824601A报道了二苯基胺和二异丁烯在酸活化的白土催化剂(earthcatalyst)作用下形成的烷基化胺混合物,它在润滑油和其它功能流体中抗氧化能力表现较好。
CN 1191340C采用受阻叔丁基酚类、醛、二硫化碳和二烷基胺发生缩合反应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捕捉自由基和分解过氧化物的能力,能给油品氧化安定性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还可起到抗磨作用。
US 4225450报道了一种由受阻叔丁基酚类与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反应制备的多硫化物酚类抗氧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和抗磨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本发明的汽油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A>式(I)所示结构的多效添加剂:
B>含硼抗氧型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
C>聚异丁烯丁二酸酯分散剂;
D>至少一种烷基水杨酸盐;
E>至少一种硫化烷基酚盐;
F>至少一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G>胺型抗氧剂和/或酚酯型抗氧剂;
H>至少一种油溶性有机钼摩擦改进剂;
I>余量的润滑油基础油;
在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中还可以存在其它添加剂,如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VM)、抗泡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5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