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梁楼盖填充构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4697.0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昕霖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5633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梁楼盖 填充 构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梁楼盖填充构件、其制备方法及应 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结构也在 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房屋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增大 空间的无梁楼盖结构技术应运而生。最初,人们开发出了以井字梁结构为代表 的无梁楼盖,但由于井字梁结构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无梁的目的,同时, 井字梁结构在施工上存在比常规结构更大的复杂性和材料上的不经济性,因此 未能全面推广应用。后来,相继出现了以石膏为材质的空腔填充模、以水泥为 材质的混凝土空腔填充模和以复合纤维为材质的空腔填充模,这三种填充模有 效的解决了无梁楼盖需要较厚大板结构的填充料问题,继而达到了取消井字梁、 隐蔽主梁从而达到无梁板的效果。但这三种材质的填充模也程度不同的存在如 下问题:
以石膏为材质的空腔填充模和以水泥为材质的混凝土空腔模具有重量大、 易破损和极大地增加楼板自重的缺点,以复合纤维为材质的空腔填充模解决了 材质重量大的问题,但也存在自身承载力差、易破损和抗浮难度大三个突出问 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梁楼盖填充构件。 在能够大幅度减小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自重的同时,能够提高所述无梁楼 盖填充构件的强度,以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梁楼盖填充构件,包括构件本体、水 泥层和网格布层,所述构件本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构件本体的下底面的边 缘设有倒角;所述水泥层和网格布层从内到外依次覆盖在所述构件本体上。
所述构件本体采用轻质材料制成,能够大幅度减小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 自重的同时,水泥层和网格布层能够提高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强度,以达 到建筑施工的需要。同时,在所述构件本体的下底面的边缘设有倒角,所述倒 角与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底模板之间形成供混凝土流通的通道,便于混凝 土的灌注。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构建本体的上顶面的边缘也设有倒 角,进一步便于混凝土的灌注。
为便于混凝土的灌注,所述构件本体上开设有贯穿上顶面和下底面的通孔。 所述通孔作为混凝土的通道,方便混凝土的灌注。同时,所述通孔还可作为观 测混凝土的窗口,便于浇灌施工的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当构件上顶面的任一边长在700mm以上时,开设通孔能够 极大地方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所述构件本体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为正方形,所 述上顶面的边长为450-800mm;所述构件本体的高为200-500mm;所述倒角的 角度为60°或30°,所述倒角的长直边长的长度为1-10mm。
作为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所述构件本体采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构 件本体外部依次覆盖有水泥层、网格布层和水泥层。采用聚苯乙烯材料能够大 幅度减轻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自重,同时,采用两层水泥层中间夹网格布 的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强度。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聚苯乙烯材料每立方米的重量不低于5k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切割构件本体:将聚苯乙烯板按规格尺寸切割成型,即得构件本体;
涂抹复合涂层:在所述构件本体外表面涂抹水泥浆并覆盖网格布形成复合 涂层;得到填充构件半成品;
晾干:将所述填充构件半成品放置阴凉处晾干,即得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 件。
具体来说,涂抹复合涂层步骤中,在所述构件本体外表面涂抹水泥浆,形 成水泥层,再在所述水泥层上覆盖网格布形成网格布层,再在所述所述网格布 层上涂抹水泥浆形成复合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所述水泥浆的粘结性,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对水 泥浆进行了改进,所述水泥浆为水泥、水:胶合剂按照2:4:0.1的重量比混合 均匀所得。
进一步的,所述胶合剂为白乳胶,所述网格布为聚乙烯网格布;所述水泥 为425水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无梁楼盖填充构件在建筑 行业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无梁楼盖结构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昕霖,未经梁昕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4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震救生舱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建筑用方钢柱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