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13241.2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谷胜明;梁丽萍;鲁先龙;杨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06 | 分类号: | H01Q13/06;H01Q1/36;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剖面 扫描 波导 缝隙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该天线采用波导缝隙阵作为天线辐射阵面,将波导缝隙辐射阵列、波导变换段、波导阵列至双平行板波导过渡段、双平行板波导四部分焊接成一体构成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的辐射系统。并采用波导缝隙线阵作为天线馈源主体,将波导缝隙线阵、耦合缝隙、馈电波导连接段焊接成一体构成天线的馈源系统。将馈源系统嵌套插入双平行板波导内对辐射系统进行馈电。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馈源系统可绕设计的旋转轴在双平行板波导内进行宽角域快速转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波束扫描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
背景技术
波导缝隙阵天线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功率容量等优点,能够在极低的剖面内生成高增益窄波束。在现有精密加工水平下,通过改变天线辐射缝隙的尺寸、位置和倾角等参数,容易对辐射口面的幅度和相位分布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辐射波束的低副瓣特性。因此,该类天线在各种雷达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由于传统波导缝隙阵天线辐射波束的方向固定不变,为满足小载荷SAR、车载和机载动中通系统对波束宽角度扫描的要求,该类天线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一是基于伺服系统进行机械扫描,二是基于T/R组件进行相控电扫描。前者采用的伺服系统剖面较高,不仅无法实现与载体的共面设计,甚至常常难以布置在弹载、车载和机载有限的空间环境内。后者则需要使用大量的T/R组件,而现阶段T/R组件还存在着成本昂贵、效率不高、散热问题较为突出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小载荷SAR、车载和机载动中通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该天线同时具备低成本、低损耗、低副瓣、高增益、高功率容量优势。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包括波导缝隙辐射阵列、波导变换段、过渡段、双平行板波导、波导缝隙线阵、耦合缝隙、馈电波导连接段和旋转轴;波导缝隙辐射阵列、波导变换段、过渡段和双平行板波导依次焊接为一体,构成天线的辐射系统;波导缝隙线阵、耦合缝隙和馈电波导连接段依次焊接为一体,构成天线的馈源系统;其中:
双平行板波导的上顶面和下底面间构成空腔,且侧面具有开口,下底面在所述开口一侧开设有弧形槽,且所述下底面上安装有旋转轴;馈源系统的一端从所述开口插入到双平行板波导的空腔内,即波导缝隙线阵和耦合缝隙,以及馈电波导连接段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而馈电波导连接段的另一端从所述弧形槽伸出,并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转动时带动馈源系统在双平行板波导的空腔内转动。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馈电波导连接段伸出空腔外的一端具有输入输出接口,所述接口采用标准波导法兰接口。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波导缝隙辐射阵列、波导变换段、过渡段和双平行板波导之间采用真空焊接工艺依次焊接为一体。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馈源系统的波导缝隙线阵、耦合缝隙和馈电波导连接段分层加工后,再真空钎焊为一体。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馈源系统绕所述旋转轴在双平行板波导的空腔内转动,且通过调整旋转轴的转动范围,限定馈源系统在空腔内的转动角度范围,所述转动角度范围最大为-60°~60°。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波导缝隙辐射阵列为矩形波导缝隙阵、脊波导缝隙阵或多模波导缝隙阵,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缝隙阵的缝隙尺寸和位置,实现对天线辐射波束沿阵列方向的一维副瓣的调整。
在上述的低剖面宽角扫描波导缝隙阵天线中,过渡段采用张角喇叭状过渡或双平行板阶梯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3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