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蛋白质阻燃改性合成织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3179.7 | 申请日: | 2015-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臧文慧;谷晓昱;赵静然;段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72 | 分类号: | D06M11/72;D06M13/256;D06M15/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蛋白质 阻燃 改性 合成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织物的阻燃改性领域,特别是后整理阻燃改性合成织物领域。
背景技术
合成织物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织物。通常将这类具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与天然织物和人造织物相比,合成织物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织物除了具有化学织物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织物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常见的合成织物有尼龙,丙纶,腈纶,维尼纶,锦纶,涤纶,聚酯等。
合成织物,包括:尼龙,丙纶,腈纶,维尼纶,锦纶,涤纶,聚酯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熔滴,这是因为其熔点低于着火点导致的。在生活中,合成织物受热时极易收缩,伴随着大量的熔融滴落,这些熔滴通常带有火焰会引发其他可燃物燃烧造成火源扩散使得火灾迅速传播,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是用未阻燃的合成织物制成衣物,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熔滴还会灼伤皮肤,对人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胶原蛋白是具有独特结构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约占总蛋白质的30%以上。胶原蛋白为骨、皮肤、肌腔和韧带提供生物力学性能、控制发育中的细胞基因表型。胶原蛋白的结构呈三股螺旋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胶原蛋白具有独特的纤维状结构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低抗原性等生物活性,将其改性处理后,可用于制作美容化妆品、生物医学材料、保健品、食品涂层包装材料等。因蛋白质材料所具有的填充性、遮盖性、成膜性等性能,经改性还可用作皮革复鞣填充剂、涂饰剂、造纸助剂等。胶原蛋白的化学组成、结构赋予了它是美容的基础。它具有美白、保湿、防皱、修复、营养、减肥等。胶原蛋白与人体皮肤胶原的结构相似,分子中富含大量氨基酸和亲水基,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和很好的相容性,将其作为活性物质用于化妆品中时,后者可以扩散到皮肤的深层,补充人体皮肤所需的氨基酸美容美体作用;胶原蛋白是肌体自然蛋白,对皮肤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较弱的抗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安全性,可降解吸收,粘着力好,因而具有独特的皮肤修复功能,改性后可用于制作止血粉和皮肤移植材料等生物材料。
除此之外胶原蛋白的含氮量很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磷元素,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但是由于胶原蛋白本身含有大量的烷基,羟基,羧基等促燃的基团,单独使用阻燃改性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与其他阻燃剂进行复配,因此本发明选用胶原蛋白和其他阻燃剂复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水溶性蛋白质与阻燃剂复配,并应用于合成织物的改性,将阻燃剂溶解之后加入水溶性蛋白质,得到透明溶液,然后改性织物,从而提高织物的阻燃和抗熔滴效应。
具体的实验步骤为:
合成织物在0.4%的Na2CO3沸水溶液中煮30min~60min,之后用丙酮抽提12h~24h,放置于烘箱中烘干,从而去除掉合成织物中可能对浸轧产生影响的杂质。将适当比例的聚磷酸盐和磺酸盐类阻燃剂放入蒸馏水中加热、搅拌溶解。然后加入水溶性蛋白质,在60℃加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将预处理过的织物浸泡在透明溶液中,浸泡温度维持在25-60℃,经过二浸二轧(轧车转速1m/min,压力0.3MPa)处理。将处理过的织物放在烘箱中烘干30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一种水溶性蛋白质与阻燃剂复配并应用于合成织物的阻燃改性,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的相关阻燃改性报道。胶原蛋白通常用于化妆品等方面,其特点是对人体无毒、无害,环境友好,而且胶原蛋白的含氮量很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磷元素,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但是由于胶原蛋白含有大量的烷基,羟基,羧基等促燃基团,单独使用阻燃改性效果不佳,因此本发明将胶原蛋白与APP和AMS复配以提高合成织物的阻燃性能。而且本发明采用二浸二轧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对织物其本身的力学性能影响小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3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绒面料的后整理工艺
- 下一篇:洗衣机及其上盖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