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高效沉淀-气浮/气提-膜一体化装置及减轻膜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3124.6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百仓;何美博;郭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 高效 沉淀 一体化 装置 减轻 污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的膜组合工艺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高效沉淀-气浮/气提-膜一体化装置及减轻膜污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满足日益严格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膜处理领域的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应用。在饮用水处理中,中空纤维式的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应用较为广泛。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颗粒或者溶质大分子等与膜接触并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这些微粒、胶体颗粒或者溶质大分子容易造成膜表面污染、膜孔收缩,甚至是膜孔堵塞,引起膜通量减小以及膜的分离性能降低,导致膜发生不可逆的污染。因而在膜组合工艺领域,出现了很多能提高膜滤效果、减轻膜污染的组合工艺,如:混凝-膜、气泡-膜和混凝-气提-膜等。
CN101774731A公开了一种减轻膜污染的强化混凝-气提-膜的一体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向原水中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并施以水力条件进行强化混凝反应,然后将混凝后的原水输送到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中过滤并施以气流循环提升处理。虽然采用该工艺和一体化装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膜污染的程度,但是,采用所述一体化装置进行水处理时,由于絮体与膜表面是直接接触的,容易引起膜孔堵塞,而在曝气产生的气泡的撞击作用下,絮体会破碎成更小的絮体,这些小的絮体会严重加剧膜孔收缩和膜孔堵塞污染,因此,使用该一体化装置进行水处理存在着无法有效地避免膜污染、容易造成膜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为了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并保证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需要频繁清洗膜组件,这将造成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若能在该混凝-气提-膜一体化装置的基础上,开发出能够减轻曝气产生的气泡对膜产生的副作用、提升膜的抗污染能力的装置和方法,将对水处理领域产生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提供一种混凝-高效沉淀-气浮/气提-膜一体化装置,以有效缓解曝气引起的絮体破裂对膜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前述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减轻膜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高效沉淀-气浮/气提-膜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凝反应器、壳体、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曝气组件、反冲洗水进水管、絮体排放管和出水管,混凝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件与壳体底部的进水口连通,曝气组件由空气扩散器和鼓风机组成,空气扩散器位于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下方,鼓风机通过管件与位于壳体底部内的空气扩散器连通,反冲洗水进水管和絮体排放管分别连通于壳体底部,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位于壳体内且沿壳体的轴向布置,其上端部设有第一隔板,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净化水出口位于第一隔板之上,第一隔板上部的壳体内腔为出水区,出水区与位于壳体顶部的出水管相通;
该装置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斜板沉淀组件和第一隔板上设置的与壳体外部连通的排气管,位于壳体内部的斜板沉淀组件由重叠摞接的空心圆台或者空心正棱台和位于各空心圆台或者空心正棱台之间的支撑杆组成,各空心圆台或者空心正棱台的上、下底开放,重叠摞接的各空心圆台均按照上底开口朝上、下底开口朝下且位于同一轴线的方式固定在下方空心圆台侧面伸出的支撑杆上,或者重叠摞接的各空心正棱台均按照上底开口朝上、下底开口朝下且位于同一中心线的方式固定在下方空心正棱台侧面伸出的支撑杆上,各空心圆台或者空心正棱台侧面伸出的支撑杆至少为三根;
斜板沉淀组件沿壳体的轴向布置,套接在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外且斜板沉淀组件的外边缘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供絮体下沉的缝隙,或者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套接在斜板沉淀组件外且斜板沉淀组件与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之间设有筒状的第二隔板,斜板沉淀组件的外边缘与第二隔板内壁之间设有供絮体下沉的缝隙,第二隔板的下端与壳体底部相连,其上开有缺口,上端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出水缝。
上述一体化装置的斜板沉淀组件中,空心圆台的侧面上沿空心圆台母线的方向设有开口于空心圆台侧面上、下边缘的空心管;空心正棱台的侧面上沿空心正棱台的斜高方向设有开口于空心正棱台侧面的上、下边缘的空心管。
上述一体化装置的斜板沉淀组件中,相邻的空心圆台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D1为40~100mm,空心圆台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55~60°;相邻的空心正棱台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D2为40~100mm,空心正棱台的斜高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55~60°。
上述一体化装置的斜板沉淀组件中,空心圆台的母线长度L1为250~500mm;空心正棱台的斜高L2为250~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3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制药用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有活性染料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