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12930.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贾勇;钟晓玲;郭勇;周瑞;陈俊杰;吉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阵列 虚拟 波束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阵列波束形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互质阵列是在2010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非均匀稀疏阵列,由两个阵元间距呈现互质关系的均匀稀疏子阵列组成,相比于最小冗余矩阵、嵌套阵列等传统非均匀稀疏阵列,互质阵列具有阵元布局设计简单、阵元互耦影响微小等突出优点。
阵列信号处理在雷达、声呐、通信、地震勘探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它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为波达方向估计和波束形成。互质阵列最早应用于空间信号源的波达方向估计,利用差协同阵等效原理扩张相关矩阵的维数,提高可分辨信号源的数目,实现最大可分辨信号源数目突破阵元数目的限制。
互质阵列也逐渐被应用于波束形成方面,现有的方法概括为两步:第一步,两个均匀稀疏子阵列的接收信号分别进行加权叠加,通过权系数沿空间方向的遍历,形成两个独立的带有栅瓣的子波束;第二步,两个子波束进行联乘融合,抑制栅瓣同时保留在信号源方向的主瓣,达到提取期望信号的目的。然而,该方法在子波束联乘融合时部分栅瓣被保留退化为旁瓣,造成明显的旁瓣干扰,此外,空间中存在多个信号源时,子波束中信号源的栅瓣会混叠入主瓣,导致子波束主瓣扭曲或衰退,联乘融合造成严重的栅瓣残余和主瓣退化,输出波束杂乱无章无法分辨多个信号源方向。因此,现有基于互质阵列的波束形成方法存在旁瓣干扰、不适用于多信号源的明显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明显克服旁瓣干扰、能够轻易分辨出多信号源的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虚拟波束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布设多个阵元形成互质阵列,对不同空间方向上多个非相关信号源的入射信号进行多快拍采样;
2)利用互质阵列采集的多快拍信号,对互质阵列的相关矩阵中,不同相关间隔的相关函数值进行时间平均估计;
3)基于相关间隔与互质阵列差协同阵虚拟阵元位置的对应关系,提取具有连续相关间隔的相关函数值,构造差协同阵中均匀密布虚拟阵元的等效单快拍信号;
4)根据均匀密布虚拟阵元位置分布设计权向量,对等效的单快拍信号进行加权叠加得到输出波束。
作为优选:步骤1)具体方式为:将N+2M-1个阵元摆放为包含两个均匀稀疏子阵列的互质阵列,阵元位置为:
x={Mnd0,0≤n≤N-1}U{Nmd0,1≤m≤2M-1}(1)
式(1)中,d0为半波长的单位间隔,当工作频率为f0时d0=λ/2=c/2f0;在互质阵列的差协同阵中,虚拟阵元的位置由式(1)中阵元位置的差值决定,中间2MN+2M-1个虚拟阵元以单位间隔d0为阵元间距均匀分布于-(MN+M-1)d0到(MN+M-1)d0之间,即中间2MN+2M-1个虚拟阵元虚拟阵元呈现均匀密布特性,而边缘两侧小部分的虚拟阵元呈现非均匀稀疏分布特性,如图2所示。
当功率分别为L,的L个互不相关的信号源沿各自对应方向θ1,θ2,L,θL入射至互质阵列,则在第k个快拍采样时刻的接收信号矢量表示为:
y(k)=[y1(k),y2(k),L,yN+2M-1(k)]
(2)
=A×s(k)+ε(k)
式(2)中,s(k)=[s1(k),s2(k),L,sL(k)]T为源信号矢量,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ε(k)为空域和时域的白噪声矢量;A是互质阵列操纵矩阵,A中第(i,l)个元素表示为:
式(3)中,xi为互质阵列中第i个阵元的位置,θj是第j个信号源的入射方向,k0=2πf0/c为波数,c为自由空间光速;
若互质阵列共进行了K次快拍采样,形成的信号矩阵表示为:
Y=[y(1),y(2),L,y(K)](4)。
作为优选:步骤2)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