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针轴承压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12857.8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巩显辉;朱葛明;羊奎;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曲轴后端轴承压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针轴承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型号的发动机曲轴组件的装配过程中,曲轴后端经常会需要嵌装轴承,装配方式为在曲轴后端开设轴承孔,然后将轴承压装入轴承孔内。其中,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是目前常用的一种与曲轴后端的轴承孔进行压装配合的一种轴承。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是无内圈滚针轴承的一种变形,具有小径段(延伸段)与大径段(轴承本体),小径段主要用于与轴承孔进行端面配合、定位,滚针则装在大径段内,没有轴承内圈。与无内圈滚针轴承配合的轴可以直接装入轴承内孔中,直接与滚针摩擦接触即可进行工作。在轴承压装时,可将小径段对着曲轴后端上开设的轴承孔,将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压入轴承孔,小径段的端面与轴承孔的孔底接触配合,大径段(轴承外圈)则与轴承孔过盈配合,完成装配。不过,目前在将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压装到曲轴后端轴承孔的过程中,由于曲轴体积较大,将曲轴直立起来之后定位和轴承压装不便,因此通常只能进行横向装配,在装配时,轴承对中(定心)难度较大,轴承外圈在与轴承孔接触的瞬间,有可能出现中心线不对齐的状况,且在压装过程中,由于施力方向的不确定性,加之轴承孔孔壁、轴承外圈外壁无法做到绝对平滑等因素,容易让轴承出现单侧倾斜,导致压装难度增大,若倾斜过大,甚至会难以完成装配。但是,又由于待压装轴承不具有内圈,因此,通过在轴承内孔中伸入刚性定位杆的对中方式就无法采用,这是因为,若在轴承内孔中伸入刚性定位杆,则在对中的过程中,刚性定位杆会无序地对滚针施加径向、轴向以及其它多个方向的力,极易导致原本设计为只承受径向力的滚针受损。综上所言,目前在压装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时,基本只能依赖轴承孔与轴承之间的自配合,在定心能力以及维持压装过程中对中效果的能力等方面,仍有不少欠缺。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227987U,公开了一种轴承压装机,它包括一个固定支架、一个电子压机、一个上压组件和一个下压组件,该电子压机、该上压组件和该下压组件均设置于该固定支架上,该上压组件包括有一第一上压头和一与该第一上压头不同直径的第二上压头,该下压组件包括一个下压头,该电子压机用于通过抵压该第一上压头将该第一轴承压装于该罩壳的一侧的凹槽内,该电子压机用于通过抵压该第二上压头将该第二轴承压装于该罩壳的另一侧的凹槽内。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直径的上压头,该轴承压装机能够将两种不同直径的轴承压装于取力器的罩壳内。该实用新型不足之处在于,若用于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压装,虽然能实现装配,但在装配前的对中(定心)能力、装配过程中的调节对中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足,轴承容易倾斜,且易因轴承倾斜过度而无法完成压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将现台阶式无内圈滚针轴承压装至曲轴后端的轴承孔上,压装时可以进行定心和适应性调节,压装过程稳定,装配完成后轴承对中性好的压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针轴承压装装置,包括轴承压装基座、具有活塞杆的伺服压缸,轴承压装基座包括传力座、推杆,推杆上套设有与推杆滑动连接的外定位套,外定位套上设有若干自适孔组,一个自适孔组包含两个定位孔,定位孔上设有固定柱塞,固定柱塞通过调节弹簧连接一接触珠,传力座与外定位套之间设有外弹簧,外弹簧一端连接传力座,外弹簧另一端连接外定位套,接触珠上设有导向杆,调节弹簧套设在导向杆外且与导向杆接触。
作为优选,活塞杆的伸出方向朝向传力座,所述的外定位套上设有配合内孔、预置内孔,所述的配合内孔、预置内孔同轴且连通,所述的推杆伸入配合内孔中,所述的预置内孔的内壁与推杆前端的端面共同围成轴承预置槽,一个自适孔组中的两个定位孔同轴,所述的接触珠直径与自适应定位孔孔径适配。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推动头,所述的伺服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推动头,所述的传力座朝向伺服压缸的一端设有连接槽孔,所述的推动头伸入连接槽孔内且与传力座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定位套上设有接触定位缘,所述的接触定位缘背向传力座一侧的表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8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径914mm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生产工艺
- 下一篇:轴流泵叶片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