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端到端用户感知选择性变异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12845.5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2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包静;包嘉琪;李吉元;郭德敏;张彦亮;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端到端 用户 感知 选择性 变异 连接 网络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端到端用户感知选择性变异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一基站的长期演进LTE网络上的用户数量是否超过第一预定阈值;当超过时,获取连接基站的LTE网络的每一个终端上所安装的应用软件的数量;将安装应用软件数量小于第二预定阈值的终端中的至少部分终端从LTE网络上迁移至2G或3G网络上。本发明的方案,当LTE网络上用户过多时,在保证用户使用感知的情况下,将部分LTE使用率低的用户的终端迁移至2G或3G网络上,从而减小LTE网络负担,提高LTE的网络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端到端用户感知选择性变异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已经开通1.8万个4G基站,较年初0.43万增长了320%,而且LTE附着用户数达到154.75万,在网电路域回落(CSFB)用户数89万,流量达到50.35百万兆比特(TB),占全省数据流量的43.9%,由此可知LTE网络流量已超过2G网络流量,成为数据业务的第一承载网络。
此外,移动互联网大门已经敞开,高清视频、社交网络等新兴业务应用促使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式增长,4G业务体验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用户未来的发展规模。例如,CSFB语音业务与传统2G的双待终端语音业务相比,在进行通话时新增了“4G发起呼叫”、“4G侧释放回落2G”和“通话结束返回4G”3个环节,大幅增加了网络间交互复杂度,对问题分析和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于此同时,业务体验还受到终端能力、无线环境、传输网、核心网、业务平台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一环节出现传输瓶颈问题,都会影响业务感知。
另外,随着苹果iPhone6、华为Mate7、三星Note4、中移动M812等新机型的上市,LTE终端占比迅速上升,终端自身性能能否高效的支撑用户使用、终端与网络间能否准确地完成业务配合、终端与应用间能否完美的适配呈现高质量的业务体验,对整个端到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移动公司重点围绕LTE网络端到端优化,开展“终端性能管理”、“无线网络集中优化”、“端到端感知优化”三个专项,助力全网端到端网络质量优化提升。
在终端性能管理方面,由于终端作为用户使用LTE网络的直接载体,性能直接影响用户感知。所以,移动公司搭建专业终端实验室,围绕新上市终端从终端性能、业务感知、网络配合三个方面开展7大项、39小项的测试,建立终端质量评估体系,推动终端性能提升,改善用户感知。
无线网络集中优化方面,由于无线网络是LTE网络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LTE网络而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衡量网络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移动公司坚持LTE同频组网,集中开展扫频数据分析,通过工单流程闭环管理全网LTE无线网络优化,大幅提升了LTE优化效率和优化质量。
在端到端感知优化方面,如图1所示,端到端的LTE业务体验需要终端、无线环境、核心网、传输网、业务平台五方面的完美适配,因此影响端到端感知的环节多,流程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大、设备的稳定性、传输带宽的设置、网元间的交互机制都会对CSFB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体验产生影响,只有找到高效系统的问题定位方法,才能提高LTE端到端感知优化的工作效率。
其中,由于终端作为端到端环节中最贴近用户的节点,能够真实的反映网络、业务与终端的配合情况,成为了定位问题的关键点。从终端入手,全程进行追溯,是准确定位端到端问题的关键。
然而,对于LTE网而言,目前只承载数据业务,所以单载波的承载能力是与用户数据业务模相关的。一般情况下,承载能力是受限于用户行为,而不是设备。中国移动4G牌照发放14个月了,就实际体验而言,中国移动4G网络的流畅性比中国电信3G网络好一些,并不比中国联通42兆比特每秒(Mbps)的3G网络好。最初,中国移动4G网络非常流畅,下载速度可以达到4Mbps,现在的下载速度只能在500千比特(KB)每秒左右徘徊。14个月的时间,中国移动4G网络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答案很简单:用户在网率高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食清选机
- 下一篇:一种避免筛选堵塞的枸杞生产用精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