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铑配合物制备具有抗菌抗癌性能的不锈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12815.4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源;苏炜;霍丽妮;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7/02 | 分类号: | A61L27/02;A61L27/20;A61L27/54;C23C22/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21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铑配合物 重量份 抗癌性能 抗菌 制备 骨整合 环糊精 超声波 骨细胞 并发症 水中 发病率 浸泡 取出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铑配合物制备具有抗菌抗癌性能的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制备铑配合物;2)将环糊精0.1‑0.6重量份溶于3.5‑20重量份的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不锈钢0.5‑1.5重量份,浸泡20‑60min;3)加入铑配合物0.2‑1.2重量份,然后用15‑30kHz超声波30‑60min;4)取出不锈钢,干燥。本方法通过环糊精与铑配合物对不锈钢的作用,不但使得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癌性能,而且使得不锈钢的表面利于骨细胞的生长,减少不锈钢在骨整合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病率,给骨整合手术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整合手术用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一种利用铑配合物制备具有抗菌抗癌性能的不锈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γ-环糊精是一类由8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首尾相连形成的大环化合物。其分子内部为一个呈“V”字型的疏水性空穴,表现出独特的分子识别能力。不锈钢作为一种骨整合手术中常用的材料,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相关的细菌感染问题,导致了大量移植手术的失败。近来,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提高不锈钢的抗菌能力以及其他能力。如何得到性能更为优良的不锈钢材料成为一个具有很大科学意义和应用意义的研究方向。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些铑配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能力,如果能将具有特殊生理性能的铑配合物用于修饰不锈钢,有望得到性能更为优良的不锈钢材料。但是有些铑配合物的水溶性较差,如果将铑配合物直接引入不锈钢表面,需要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可能有溶剂残留在不锈钢上,对病人产生危险。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特点,将水溶性较差的铑配合物和环糊精结合,提高其水溶性,可以解决该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γ-环糊精将水溶性差的铑配合物引入不锈钢表面提高不锈钢抗菌作用的方法,使得不锈钢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癌性能,而且使得不锈钢的表面利于骨细胞的生长,减少不锈钢在骨整合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病率,给骨整合手术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材料。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利用铑配合物制备具有抗菌抗癌性能的不锈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间羧基苯甲醛3-5重量份溶于10-15重量份的甲苯中,加入1-(9-蒽基)乙醇10-15重量份和浓度为98%的硫酸0.5-1.5重量份,加热到100-120℃搅拌回流1-3h,然后将滤液旋干,加入乙酸乙酯5-10重量份萃取,重复3-5次乙酸乙酯萃取过程,合并乙酸乙酯层溶液,然后加入无水碳酸钾10-15重量份并旋干,得到具有式(1)的化合物,即间蒽氧酰基苯甲醛;
2)将间蒽氧酰基苯甲醛4-10重量份溶于无水乙醇10-20重量份中,并加入硫代氨基脲1-5重量份,60-70℃回流搅拌,反应5-10h得到微紫色溶液,旋干后加入乙醇5-10重量份和正己烷5-10重量份,析出白色晶体为具有式(2)的化合物,即间蒽氧酰基苯甲醛缩硫代氨基脲;
3)将间蒽氧酰基苯甲醛缩硫代氨基脲0.01-0.05重量份和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二聚体0.02-0.06重量份加入CH2Cl2 5-10重量份,常温搅拌8-12h,将溶液减压蒸馏,静置析出红色固体为具有式(3)的铑配合物,即一氯一间蒽氧酰基苯甲醛缩硫代氨基脲一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
4)将环糊精0.1-0.6重量份溶于3.5-20重量份的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不锈钢0.5-1.5重量份,浸泡20-60min;
5)加入铑配合物0.2-1.2重量份,然后用15-30kHz超声波3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