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植绒面料及其植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12368.2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卜黎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博华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7/00 | 分类号: | D06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地址: | 314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面料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绒领域,涉及一种混合植绒面料以及混合植绒面料的植绒工艺。
背景技术
植绒面料是以各类布料为底布,正面植上尼龙绒毛或粘胶绒毛,再经过烘蒸和水洗加工而成,绒面丰盈、手感柔和、色泽亮丽、风格别致,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植绒特点是:立体感强、颜色鲜艳、手感柔和、豪华高贵、华丽温馨、形象逼真、无毒无味、保温防潮、不脱绒、耐摩擦、平整无隙。
各种产品基材的表面均可植绒,并且不受被植物体形状、大小的限制。如:纸、布、无纺布、人造革、塑料、玻璃、金属、橡胶、木板、海绵、石膏板、人造板、吸塑片、泡沫、陶瓷、树脂等等。
植绒行业领域非常广阔,代表性的行业:
1、工艺品行业:各种样式、各种材质的玩具、工艺品、相框背板、礼品、工艺字画、人造花、工艺塑料灯笼等。
2、包装行业:首饰盒、保健品包装盒、酒盒、眼镜盒、结婚证书、高档证件表皮、酒瓶、箱包、不干胶、纸皮(板)等。
3、汽车行业:汽车橡胶密封条、汽车内饰塑料件等。
4、其它行业:摩托车头盔、挂衣架、防火门、保险柜、灯具、橱具、洁具、家具、海绵、EVA、各种材质的衣架等。
5、树脂、陶瓷、石膏、玻璃、塑料、再生塑料工艺品、玩具表面植绒。
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103437073A提供了“一种水刺植绒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植绒轮鼓或者拖网帘,安装在植绒轮鼓或者拖网帘外侧的高压植绒水刺头;植绒轮鼓或者拖网帘上开有多个微细小孔;纤维网经过正方面水刺缠结后,经植绒转鼓或者拖网帘,在高压植绒水刺头的水刺作用下,微细纤维一端深入微细小孔中,在无纺布与植绒转鼓或拖网帘分离时,深入凹孔中纤维的一端被带出来,从而在无纺布的一面形成毛绒,完成植绒无纺布的植绒工艺。
可以看出,上述植绒方法简化了无纺布的植绒工艺,使用的装置结构简单、减小了占地空间,降低了设备、材料成本的同时,也有效保证了无纺布的植绒效果。
但是,上述的植绒面料其绒毛单一,还是传统的制绒方式,要么用晴纶,要么采用粘胶绒。当然它回弹性较好,但吸附性不够好。
现有采用竹炭纤维绒毛的虽然其吸附性好,但回弹性太差,压下去变形后,回弹比较难。
现有的其它植绒面料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回弹性好的混合植绒面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混合植绒面料的植绒工艺。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合植绒面料,该面料包括底布和固连在底布侧面上的绒毛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与绒毛层之间具有粘合层,上述绒毛层通过粘合层固连在底布侧部,所述粘合层为环氧树脂胶,所述绒毛层为间隔设置的竹炭纤维部和粘胶绒部。
通过粘合层能使底布与绒毛层之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粘合层为环氧树脂。由于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底布和绒毛层之间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
由于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间隔设置,因此,它综合了粘胶绒和竹炭纤维的优点,使得本混合植绒面料吸附性好的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回弹性。
在上述的混合植绒面料中,所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均呈长条状,上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一一间隔设置。
在上述的混合植绒面料中,所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均呈锯齿状,上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一一间隔设置。
在上述的混合植绒面料中,所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均呈波浪形,上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一一间隔设置。
在上述的混合植绒面料中,所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均呈环形,上述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一一间隔设置且上述的竹炭纤维部与粘胶绒部同圆心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博华绒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博华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12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