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9088.6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怀国;庄荣传;林鸿汉;季常青;范道焱;叶志勇;李黎婷;董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11/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砷金 精矿 生物 氧化 氰化 金工 艺含砷渣液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砷金精矿用生物槽浸工艺进行预氧化,得预氧化矿浆,生物槽浸温度为 33~47℃,时间为70~195h,矿浆浓度为10~20%,pH为0.5~2.0;
(2)将上述预氧化矿浆进行固液分离,得第一上清液和第一底流;
(3)将第一上清液用金精矿进行预中和至pH=2.0~3.0然后经固液分离,得第二上清 液和第二底流,预中和的温度为30~45℃,时间为0.5~1.5h;
(4)将第二上清液于50~90℃进行针铁矿沉铁固砷2~4h后,进行固液分离,得溢流 液和第三底流,溢流液进入生物槽浸工序,部分第三底流作为晶种返回沉铁固砷的反应装 置使其中的晶种浓度达到50~100g/L,其余第三底流外排;上述针铁矿沉铁固砷的反应装 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反应装置、第二反应装置和第三反应装置,第一反应装置中的氧气 量为20~50m3/h,其中用石灰石乳控制pH为3.5~4.0;第二反应装置中的氧气量为 50~100m3/h,其中用石灰乳控制pH为6.5~7.5;第三反应装置中的氧气量为20~50m3/h, 其中用石灰乳控制pH为9.0~10.0;
(5)将第一底流进行氰化炭浸,得矿浆,氰化炭浸时间为18~24h,初始氰化钠浓度 为0.1‰~1‰,炭密度为10~30g/t,pH值为9.0~10.0;
(6)将步骤(5)所得的矿浆进行铁盐曝气固砷,铁盐曝气固砷的时间为0.5~2h, 温度为20~40℃,pH为9.0~9.5;固砷后所得矿浆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溢流进入炭浸工序, 所得底流外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将含砷金精矿用生物槽浸工艺进行预氧化, 得预氧化矿浆,生物槽浸温度为35~45℃,时间为72~192h,矿浆浓度为10~18%,pH为 0.6~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第一上清液用金精矿进行预中和至pH=2.0~2.5 然后经固液分离,得第二上清液和第二底流,预中和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0.5~1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石灰石乳和石灰乳通过第一计量蠕动泵下料, 所述第一计量蠕动泵与针铁矿沉铁固砷的反应装置的pH检测装置联锁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铁盐曝气固砷的反应装置包括第四反应 装置、第五反应装置、第六反应装置和第七反应装置,上述各反应装置中的氧气量依次为 20~50m3/h、50~100m3/h、50~100m3/h和20~50m3/h,其中均用石灰乳控制pH为9.0~9.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石灰乳通过第二计量蠕动泵下料,所述第二 计量蠕动泵与铁盐曝气固砷的反应装置的pH检测装置联锁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含砷渣液的无害化 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铁盐为硫酸亚铁和硝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90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法分离铜和焊锡混合物的工艺
-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车身壳体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