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产生不同直径强流电子束的二极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08843.9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俭;许州;丁恩燕;李正红;马乔生;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J21/04 | 分类号: | H01J2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产生 不同 直径 流电 二极管 装置 | ||
1.一种可控产生不同直径强流电子束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外筒、阴极、绝缘板、引导磁体和电机;所述阴极设置在绝缘板上,绝缘板与阳极外筒形成密封真空,整个密封真空设置在引导磁体内,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杆穿过绝缘板与阴极连接;
所述阴极包括:
圆筒形的阴极外壳(4),设置在阴极外壳内的第一石墨阴极(5),设置在第一石墨阴极(5)内的隔离段(7),设置在隔离段(7)内的第二石墨阴极(6)和螺杆;
螺钉(8)穿过阴极外壳(4)和第一石墨阴极(5)连接到隔离段(7)上,
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正螺纹(3),另一端设置有反螺纹(2),螺杆依次穿过阴极外壳(4)、第一石墨阴极(5)、隔离段(7)后与第二石墨阴极(6)连接,螺杆的反螺纹(2)与第一石墨阴极(5)上的螺纹啮合,螺杆的正螺纹(3)与第二石墨阴极(6)通过螺纹啮合,螺杆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隔离段(7)上,使得螺杆可以转动而不能轴向运动,
所述阴极外壳(4)的一端密封,电机的动力输出杆穿过阴极外壳(4)的密封端面与螺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石墨阴极(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开槽(10),与第一开槽(10)位置对应的隔离段(7)上设置有第一楔子(11),所述第一开槽(10)在第一石墨阴极(5)上沿着螺杆轴线平行方向设置,第一开槽(10)的宽度与第一楔子(11)的外径相配合;
所述第二石墨阴极(6)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楔子(13),与第二楔子(13)位置相对应的隔离段(7)上设置有第二开槽(12),所述第二开槽(12)在隔离段(7)上沿着螺杆轴线平行方向设置,第二开槽(10)的宽度与第二楔子(13)的外径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产生不同直径强流电子束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段(7)与阴极外壳(4)之间设置有定位卡环(9),用于限定第一石墨阴极(5)的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一种可控产生不同直径强流电子束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手柄(1)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通过两端的螺纹带动第一石墨阴极(5)和第二石墨阴极(6)做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产生不同直径强流电子束的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墨阴极、第二石墨阴极及螺杆的螺纹距尺寸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88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