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8043.7 | 申请日: | 201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利;杨欣;程啸;叶斌;葛斐;杜露露;代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宋倩;金凯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划 户均 容量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户均容量(kVA/户)是反映居民用户供用电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开展10kV及以下配电网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户均容量涵盖范围很广,既可作为地区配网乃至省网的宏观指标,又可作为乡、村乃至台区的具体指标。合理确定规划期户均容量目标,有助于提高配网规划水平和成效,指导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改,提高配电网的发展和运营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对规划期的户均容量进行合理预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人均生活用电量,构建户均容量预测模型如下:
其中,S′表示户均容量,Q表示人均生活用电量,r表示户均人口,h表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η表示配变负载率,表示功率因数;
(2)获取规划期的相关电力数据,包括人均生活用电量、户均人口、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配变负载率和功率因数;
(3)根据构建的户均容量预测模型以及获取的规划期的相关电力数据,计算得到规划期的户均容量。
所述的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步骤(2)中,所述规划期的配变负载率取值为67%~80%。
所述的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步骤(2)中,所述规划期的功率因数取值为0.9。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可由规划期的人均生活用电量水平合理确定户均容量的发展目标,方法简便实用,有助于提高配网规划水平和成效,指导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改,提高配电网的发展和运营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规划期户均容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人均生活用电量,构建户均容量预测模型如下:
其中,S′表示户均容量,Q表示人均生活用电量,r表示户均人口,h表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η表示配变负载率,表示功率因数;
S2、获取规划期的相关电力数据,包括人均生活用电量、户均人口、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配变负载率和功率因数;
S3、根据步骤S1构建的户均容量预测模型以及步骤S2获取的规划期的相关电力数据,计算得到规划期的户均容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户均容量即为某一地域范围内每户用电客户的平均配变容量,体现了配变的供电能力。以台区为例,配变最大负荷与配变容量的关系为:
其中,P表示配变最大负荷,η表示配变负载率,S表示配变容量,表示功率因数。
设用户数为H,则户均最大负荷与户均容量的关系为:
其中,表示户均容量,表示户均最大负荷。
显然,户均容量与户均最大负荷、配变负载率和功率因数三个因素相关。考虑到规划期功率因数一般取普遍适用值(0.9左右),因此,户均最大负荷和配变负载率就成为确定户均容量的关键因素。
通常,户均最大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8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