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装置、终端后盖以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7546.2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房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装置 终端 以及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装置、终端后盖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发热是一个用户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温度过高会引起智能手机重启,死机甚至损坏。不少厂商开始探索水冷手机相关的技术,8月28日奇酷手机发布会上公布了水冷手机系统,采用类似PC(个人电脑)的散热管作为水冷通道。早在今年4月份,富士通也发布了手机水冷系统组件,是一种不到一毫米厚的环路热管,热管中注满液体用于手机吸热。
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提出用于手机的水冷装置,但其均为管端封闭的方案,冷凝空间有限,导致冷凝速度不够高,进而引发水冷液散热不足,在使用一定时间后水冷液温度上升,水冷效果会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装置,终端后盖以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散热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器、交换腔、和控制器;
所述水冷器包括导热部、储液腔及将二者连通的水冷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热部、储液腔和水冷管中的水冷液;所述储液腔设有与所述交换腔连通的 出液口;所述交换腔设有与所述导热部、储液腔和水冷管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的回流口;
所述导热部用于将来自终端热源的热量通过所述水冷管传递至所述储液腔,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储液腔中的水冷液经所述出液口进入所述交换腔;进入所述交换腔中的水冷液经所述回流口回流至所述水冷器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部包括至少两个导热管,各导热管分别与所述水冷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口具有止回阀,用于防止所述水冷液通过所述回流口从所述水冷器流入所述储液腔。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口设置于所述交换腔的底壁和/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增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增压单元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增压单元工作以将所述储液腔中水冷液经所述出液口喷射至所述交换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导热部、储液腔和水冷管三者中至少一者的温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增压单元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交互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下发的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所述增压单元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后盖,包括后盖本体和上述的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设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交换腔的顶壁由所述后盖本体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顶壁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增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增压单元设置于所 述储液腔内,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增压单元工作以将所述储液腔中水冷液经所述出液口喷射至所述交换腔内;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预报模块,用于获取天气情况,并当获取到预设的时间内有预设天气时,控制所述增压单元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上述的终端后盖,所述终端本体与所述终端后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源包括CPU芯片,所述导热部设置于所述CPU芯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电池,所述交换腔设置于与所述电池对应的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水冷装置,具有所述水冷装置的终端后盖,以及具有所述终端后盖的移动终端,导热部吸收移动终端的热源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储液腔中,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储液腔中的水冷液通过出液口进入交换腔中,交换腔中的水冷液再通过回流口流入水冷器内;从出液口进入交换腔中的水冷液可以充分降温,降温后的水冷液再从回流口流入水冷器中使得水冷器中水冷液的温度更低,使散热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此外,当控制器中的预报模块发现将有预设天气时,控制增压单元将水冷液喷射,通过将交换腔设置为部分透明,用户可以观察到交换腔中水冷液的喷射情况,从而实现了无需打开移动终端上的天气软件就能获知天气情况,利于用户的出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水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7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