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涨紧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6784.1 | 申请日: | 2015-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宴敏 |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机涨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涨紧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行业中,传统的装载机大部分应用的驱动方式均为轮式,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装载机都是采用桥式结构传动动力的;轮式的优势是轮胎与地面的接地比压大,但是接触面积小所以相对来讲前行所需要的动力也要小。轮式的缺点是不能适合沼泽、山沟等作业环境,在这一点上履带机械就要比轮式的要好的多,并且履带的接地面积大,它的稳定性能会更好一些。那么履带总成里面有一个涨紧装置,这个装置是调节履带涨紧度的一个装置,在传统的履带设计中都是用机械拉杆和弹簧来调节涨紧度,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因为履带的工作环境很恶劣,机械拉杆容易锈死或受到腐蚀,这样就对履带的可靠性能上有一定得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装载机涨紧结构,所述机构能够改善传统的履带涨紧装置的可靠性能,使得履带的寿命大幅度的提高,也提高了整机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装载机涨紧结构,包括履带、前引导轮、液压快换接头和涨紧油缸,所述前引导轮安装在履带的前部,所述前引导轮通过机械机构与所述涨紧油缸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涨紧油缸的前部设有液压快换接头,在所述涨紧油缸的后部设有一个复位弹簧。
在所述液压快换接头上设有液压油输入输出装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涨紧性能优越于传统模式,从涨紧力上来讲要远远大于传统模式;操控简单,只需将液压快换接头连接好向涨紧缸内充油即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不论机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调节履带的涨紧量,只需从整车的液压系统中引出一个油路就可以对其进行充油,进行调整涨紧量,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1为本发明吊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履带总成;2.前引导轮;3.液压快换接头;4.涨紧油缸;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发明由传统的螺杆涨紧机构改成液压涨紧机构,包括履带、前引导轮2、液压快换接头3和涨紧油缸4,所述前引导轮2安装在履带的前部,所述前引导轮2通过机械机构与所述涨紧油缸4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涨紧油缸4的前部设有液压快换接头3,在所述涨紧油缸4的后部设有一个复位弹簧5。在所述液压快换接头3上设有液压油输入输出装置,橡胶履带总成1在履带的最外部,液压快换接头3用来对涨紧油缸4进行液压油的输入和输出,当液压油输入输出装置对涨紧油缸4输入液压油时,由涨紧油缸4向前推动前引导轮2,从而达到涨紧的目的。液压快换接头3可带压力操作,并且是螺纹式的连接结构,从可靠性能上来讲,涨紧油缸4的可靠性能要远远的大于传统的螺杆涨紧模式,从使用方面上来讲,涨紧油缸4的操作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宴敏,未经杨宴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6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内齿驱动型橡胶履带
 - 下一篇:音频切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