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药桃儿七冬季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6053.7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3091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2-10
发明(设计)人: 栗孟飞;丁耀录;葛莉;杨德龙;王勃辉;李唯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马英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藏药 桃儿七 冬季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藏药桃儿七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藏药桃儿七冬季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桃儿七(PodophyllumhexandrumRoyle)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桃儿七属(Sinopodophyllum)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通常生于海拔1500~4300m的平坦山谷及透光度好的林下、林缘或者草灌丛中;适于寒冷而湿润,夏季低温多雨,冬春干冷的气候。研究表明,桃儿七根茎中鬼臼毒素含量最高,达到2~10%。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鬼臼毒素是一种成功商品化的天然木脂素,其及其衍生物在治疗尖锐湿疣、抗癌与抗肿瘤、抗病毒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另外,研究还表明,鬼臼毒素还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抗辐射、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由于其独特与显著的药理学活性,导致人们对鬼臼毒素主要的提取植物――桃儿七长期过度采挖而使其面临濒危。目前,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手段获取大量鬼臼毒素仍难以实现商业化。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鬼臼类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方面研究较少。我国对桃儿七育苗、人工栽培刚刚起步,仅对种子休眠特性、发芽率和发芽势、种植密度、氮磷配比施用对桃儿七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桃儿七种子多数,每个果实中平均种子数150粒。由于桃儿七种子独特的休眠和繁殖生物学特性,使得自然条件下萌发成活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利用桃儿七种子多数的优势,根据其休眠特性,开展桃儿七种子育苗方面的研究,找到合适的育苗途径、环境以及田间管理等技术,从而加快藏药桃儿七的大面积种植栽培与推广,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鬼臼毒素的大量需求,而且有利于促进桃儿七特色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与鬼臼毒素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藏药桃儿七大面积种植栽培与推广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田间育苗方法。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藏药桃儿七冬季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完成:

(A)种子的选择1)选择完全成熟的桃儿七果实;2)种子从果实中剥出,用流水清洗表面粘液,然后置于光照下干燥;

(B)播种时期与环境播种时期为冬初,日平均气温在-2℃~4℃时,选择海拔高度2200~3400m、年降水量500~800mm、透光性较好的地块进行育苗;

(C)播种与育苗方式1)将完整、成熟度好、干燥的种子在4℃下浸泡于5.0~8.0mol/L的赤霉素水溶液中24~36小时;2)播种在富含腐殖质土壤的育苗盆中,每盆2粒种子,播种深度3~4cm;3)将播有种子的育苗盆整齐的置于土壤中,育苗盆高度与土壤地表相平;

(D)幼苗的田间管理1)待春季气温回升后,在育苗盆空隙间点播蚕豆种子;2)桃儿七种子发芽后,不需要除草;

(E)幼苗的移栽在秋末桃儿七幼苗地上部分变黄枯萎后,剪破育苗盆,将带有土壤的桃儿七根系栽培于海拔高度2200~3400m、年降水量500~800mm、透光性较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此时桃儿七幼苗根数达到2-3条,根长达到18cm。

很多研究表明,种皮和胚乳限制以及生理后熟是引起桃儿七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选择冬季育苗,配合5.0~8.0mol/L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桃儿七种子的生理休眠在自然低温和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得以完全解除,使得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另外,有利的生态环境促使了春季发芽后幼苗的生长发育。所以本发明根据藏药桃儿七种子休眠与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田间育苗,其具有:(A)发芽率和发芽势高利用此育苗方法,种子发芽率大于96%、发芽势大于85%;(B)幼苗生长势好幼苗生长健壮、移栽时根数2~3条,根长达到18cm的特点。

本发明不仅有利于藏药桃儿七的大面积种植栽培与推广,还对保护野生桃儿七自然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所做的藏药桃儿七冬季育苗过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藏药桃儿七冬季育苗方法,按下述步骤完成:

(A)种子的选择1)9月2日采集甘肃省夏河县博拉乡山林地生长的完全成熟的桃儿七果实;2)种子从果实中剥出,用流水清洗表面粘液,然后置于光照下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6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