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5963.3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297571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李润清;刘凯;陈发根;于春江;康家鼎;周基群;姚春江;张卫华;徐良;赵可肖;王文刚;王亮;王凯;杨新苏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1C3/04 分类号: E01C3/04;E01C3/06;E02D17/20
代理公司: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代理人: 金惠贞
地址: 230088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泥岩 填方 路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在土基(1)中构筑汇水槽(2),在土基(1)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3),在不透水层(3)上依次构筑下路堤(4)、上路堤(5)、路床(6)以及路面结构层(7);在路基两侧分别构筑粘土护坡(8);

所述汇水槽(2)是在土基(1)中沿道路中线构筑;

所述不透水层(3)是松铺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层,或是厚度不小于0.8mm的防水板;

所述下路堤(4)的结构形式是:在分三层填筑的泥岩层(4a)上覆盖封水调平层(4b)构筑而成;

所述上路堤(5)是指路面结构层以下80~150cm范围内的路基填方部分,所述上路堤(5)为二层以上的低液限粘土填筑构成调平验收层;

所述路床(6)是指路面结构层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所述路床(6)为二层以上的改良土填筑构成;

所述路面结构层(7)是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沥青面层构成;

所述粘土护坡(8)是在路基两侧构筑水平宽为150~200cm的粘土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水槽的埋深低于地下水位线150cm,宽度为50~60cm的纵向排水设施;

不透水层(3)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层的松铺厚度为20~35cm,所述防水板为HDPE防水板,拉伸强度不小于17MPa、直角撕裂强度不小于110N/mm;

下路堤(4)的泥岩层(4a)是分三层填筑,每层泥岩层(4a)的松铺厚度为30~45cm,所述封水调平层(4b)是覆盖在泥岩层(4a)上的松铺厚度为20~35cm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层;

上路堤(5)的每层低液限粘土的松铺厚度为30~40cm;

所述路床(6)的每层改良土的松铺厚度为30~45cm;

所述路面结构层(7)的总厚度为70~80cm;

每侧粘土护坡(8)的坡度为1:1.5~1:1.75,中部的变坡处设置平台,平台的宽度为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沿道路中线在土基(1)中构筑汇水槽(2),在汇水槽(2)中填筑碎砾石构成透水层,底部设置多孔预制混凝土管将水汇集后排出;

步骤2:在土基(1)的顶面进行清平碾压,检测压实度不低于90%,在压实后的土基表面铺设不透水层(3),不透水层(3)选用低液限粘土时,采用25t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3遍;不透水层(3)选用防水板时,防水板之间平整搭接并焊接成与土基(1)等宽的整体,搭接宽度为8~10cm,两端收口部位嵌入地面的凹槽内,封土压紧密实;

步骤3:利用破碎机对泥岩进行在破碎,在不透水层(3)上分三层填筑破碎的泥岩,逐层采用推土机耙压2~3遍,剔除直径超过25cm的颗粒,再利用羊足碾进一步分解泥岩颗粒,再采用25t钢轮振动压路机,速度控制在2~3km/h,碾压4~5遍,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3%,形成泥岩层(4a);

步骤4:在泥岩层(4a)上填筑封水调平层(4b),封水调平层(4b)采用25t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2~3遍,之后采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补压,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3%;

步骤5:当下路堤(4)为一层基本构筑层的结构形式时,即已完成下路堤的施工,进入步骤6;当下路堤(4)为多层基本构筑层的结构形式时,按设定的基本构筑层的层数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完成下路堤(4)的施工后进入步骤6;

步骤6:在下路堤(4)上分2~3层填筑低液限粘土,逐层采用25t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4%,完成上路堤(5)的施工;

步骤7:在上路堤(5)上分2~3层填筑改良土,逐层采用25t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4~5遍,检测压实度不小于96%,完成路床(6)的施工;

步骤8:按常规的施工方法完成粘土护坡(8)的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压路机是指三边形25KJCYZ25型双轮冲击压路机,行驶路线为沿椭圆绕圈行驶,直至覆盖整个路基,行驶速度为10~12km/h,冲击碾压5遍后改变冲压方向,一共冲击碾压15~20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足碾的行驶速度为2~3km/h,每层碾压2~3遍,控制泥岩粒径不大于20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土是在泥岩中掺入石灰,掺入石灰的量按重量百分比是改良土的6%~7%;所述改良土或是在泥岩中掺入水泥,掺入水泥的量按重量百分比是改良土的4%~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59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