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杆菌介导外植体遗传转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5221.0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莉萍;魏建华;王宏芝;陈亚娟;张杰伟;李瑞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连生;李桂玲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介导外植体 遗传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基因实验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农杆菌介导外植体遗传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共培养是植物转基因实验转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T-DNA的转移及整合都在此时完成。农杆菌附着外植体后不能立即转化,附着16h后才能诱发肿瘤经过“细胞调节期”,使T-DNA发生转移。因此共培养时间较长。但共培养时间过长,也可能导致农杆菌过度增殖使植物细胞受到毒害而死亡。共培养中农杆菌的增殖速度直接与转化有关,农杆菌增殖和生长状态与其侵染能力相关。
农杆菌培养大多直接将外植体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由于常使用的培养基加入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蔗糖等物质(常用共培养基成份为:MS(大量,微量,有机,肌醇)+3%(W/V)蔗糖+200uMAS+0.7%(W/V)琼脂粉),一是比较容易染菌;二是由于培养基含水量高,而且没有滤纸,容易造成农杆菌过度生长,导致后期由于无法抑制过多农杆菌的生长使外植体褐化而死。根癌农杆菌侵染外植体时,既要使菌液和外植体充分接触,T-DNA能转移到植物细胞,又不能使外植体受到农杆菌毒害过大,导致后期由于无法抑制过多农杆菌的生长使外植体褐化而死。现有技术培养过程中大多因共培养过程操作不当导致转化率低下甚至后续实验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杆菌介导外植体遗传转化方法可以保证外植体在共培养时间段内既不因失水而失去活力,也能保证农杆菌不过多的增殖。
一种农杆菌介导外植体遗传转化方法,包括:1)农杆菌的活化、2)农杆菌侵染外植体、3)农杆菌与外植体共培养、4)外植体诱导和筛选分化,所述农杆菌与外植体共培养步骤的操作为:在固体共培养基上放置灭菌滤纸将农杆菌侵染后的外植体表面菌液吸净后放置在所述灭菌滤纸上黑暗条件培养3~4天,培养温度22~23℃。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共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蒸馏水加入0.7%(W/V)的琼脂粉,高压灭菌后加入200uM乙酰丁香酮。
进一步的,所述滤纸为WhatmanNo.1定性滤纸。
进一步的,所述农杆菌活化的具体操作为:取冻存农杆菌,在冰上融化后接种于5mlYEP液体培养基中,28℃,200rpm过夜振荡培养;次日扩大培养于50ml的YEP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OD600=0.6-0.8,离心收集菌体,重悬于侵染培养液中,侵染前加入200μM乙酰丁香酮,得活化的农杆菌悬液。
进一步的,所述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具体操作为:外植体与活化的农杆菌悬液混合,浸染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的,所述外植体诱导和筛选分化过程的具体操作为:经过共培养后的外植体用附加200~300mg/LTimentin的无菌水清洗后,以无菌滤纸吸去残留液体,于分化培养基上光照培养5-7天,转移至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待抗性芽长至1-2cm时转至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所述分化培养、选择培养、生根培养的条件:温度25℃,光照14h/d,光照强度1600~2000lux。
进一步的,所述外植体诱导和筛选分化过程的具体操作为:经过共培养后的外植体用附加250mg/LTimentin的无菌水洗3-4遍,再用无菌滤纸吸去残留液体,于诱导培养基上黑暗培养3-4周,然后转移至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待抗性芽长至1-2cm时转至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所述诱导培养、选择培养、生根培养的条件:温度25℃,光照16h/d,光照强度1600~2000lux。
进一步的,所述外植体为叶片、叶柄、茎、幼胚、成熟胚。
进一步的,所述农杆菌菌株为EHA105、LBA4404、GV3101、AGL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培养基的渗透一直可以保持湿润状态,这样既可以保证外植体在共培养时间段内不因失水而失去活力,也能保证农杆菌不过多的生长,使外植体和农杆菌充分接触而不过度生长,从而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2)简化共培养基配制,采用最简单的培养成分满足转化的需要,即能保证培养基的湿润度又可以减少共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种共培养方式瞬时表达结果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5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粘度熔体纺丝喷丝板
- 下一篇:柠檬酸色谱提取法废液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