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叉滚子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5208.5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恒;王东峰;范雨晴;张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F16C33/7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交叉滚子轴承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机械加工中心的旋转工作台、机械手旋转部以及大型机床上,其结构性能的良好与否对生产加工作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6721U、授权公告日为2012.7.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子定位外齿交叉滚子式回转支撑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设于内外圈围成的滚道内的交叉滚子,相邻两个交叉滚子之间设有隔离块。内圈即分体圈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第一、第二内圈即两个半圈,第一、第二内圈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且第一、第二内圈的接触面的内径处开设有注油孔,内、外圈交接的上下环形接口处设置环形密封圈。具体地,外圈即整体圈的内周面和第二内圈的外周面上分别设有密封环槽,环形密封圈安装在密封环槽中,位于上侧的环形密封圈的下侧面与第一内圈的上端面密封贴合,位于下侧的环形密封圈的上侧面与外圈的下侧面密封贴合。
这种轴承由于设于内、外圈上的环形密封圈分别与外、内圈的端面密封贴合,这样就需要内外圈的端面在轴向方向相互错开,增大了轴承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增大了装配时轴向空间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密封良好且轴向长度较小的交叉滚子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滚子轴承,包括轴线左右延伸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围成安装滚动体的滚道,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中的一个为由左、右半圈对拼成的分体圈,另一个为整体圈,整体圈在朝向分体圈一侧的圆周面上设有的径向凸环,左、右半圈在朝向整体圈一侧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径向凸环的左右端面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所述径向凸环的左右端面位于整体圈的左右端面之间且分设于滚道的左右两侧。
右半圈上设有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包括轴向贯穿右半圈的轴向通道以及设于右半圈左端面上的径向通道。
轴向通道内插装有封堵塞。
滚道中安装有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为两端直径较小、中部直径较大的圆柱滚子。
左右半圈上分别设有环形凹槽,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凹槽中。
本发明的交叉滚子轴承通过分设于两个半圈上的密封圈与设于整体圈上的径向凸环的左右端面密封配合保证轴承密封,密封圈和径向凸环的密封配合位置位于整体圈的左右端面之间,即密封配合结构位于整体圈的内部,这样就轴承的整体圈和分体圈的两端端面能够轴向对齐,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轴承因为密封结构位于内外圈的两侧端面而导致内外圈必须轴向错开,增大轴承轴向长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交叉滚子轴承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交叉滚子轴承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轴线左右延伸的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其中,轴承内圈1为一体设置的整体圈,轴承外圈即分体圈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左半圈21和右半圈22,左半圈21和右半圈22上分别左右对应设有连接孔,并通过连接螺钉20紧固连接。
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共同围成滚道,滚道中安装有滚动体3。本实施例中,滚动体3为圆柱滚子,左半圈21的右侧面下部和右半圈22的左侧面下部分别设有三角形缺口,相应地,整体圈的径向凸环11外周面设有径向向内凹陷的V型环槽,在左右半圈分别从左右两侧套设在整体圈上时,左右半圈的三角形缺口和V型环槽就共同围成了用于容纳圆柱滚子的滚道。圆柱滚子在安装在滚道中时,为了提高轴承运转的灵活性,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设有由自润滑性能的复合塑料制成隔离块4。为了能够使轴承承受双向载荷,相邻两个圆柱滚子的轴线成十字形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5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