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碳化硅陶瓷增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4810.7 申请日: 2015-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5439565A 公开(公告)日: 2016-03-30
发明(设计)人: 董宾宾;王刚;袁波;韩建燊;陈阔 申请(专利权)人: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35/565 分类号: C04B35/565
代理公司: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代理人: 杨淑敏
地址: 471039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碳化硅 陶瓷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摩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碳化硅陶瓷增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关键部件,而刹车片的综合性能制约着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高速化和舒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摩擦材料及其结构的要求愈加苛刻;因此尽快研制开发新型摩擦材料已成为摩擦材料业的当务之急;现代制动系统的刹车片主要使用的是半金属摩擦材料和无石棉摩擦材料,该类型摩擦材料存在诸多问题,如噪音大、振动、磨损率高、使用寿命短。作为刹车片摩擦材料的还有C-C复合摩擦材料和陶瓷摩擦材料;C-C复合摩擦材料性能优异,但成本极高,通常只在飞机上使用;陶瓷摩擦材料由于具有以下优势:稳定的摩擦系数,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热传导率,良好的耐磨性;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物理性能,很低的热衰减性,比重小,舒适性及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因此,新型陶瓷摩擦材料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摩擦材料研究的热点。

为满足摩擦材料对自身摩擦系数的要求,在实验室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中,陶瓷摩擦材料中除使用陶瓷纤维外,通常会加入陶瓷增摩材料来提高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如硅酸锆、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硼等。

碳化硅陶瓷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比重小、热导率高以及耐磨性好等特点,是最常用的增摩材料;现有技术中,以碳化硅材料做为增摩材料制备的制动部件,致密度高,且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质碳化硅陶瓷增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碳化硅陶瓷增摩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乳状液模板法与凝胶注模成型结合的方法,制备出气孔孔径小、气孔分布均匀且机械强度高的轻质碳化硅陶瓷材料,其具体步骤如下:

1)陶瓷浆料的制备:将碳化硅粉体、烧结助剂、水、分散剂、用于凝胶注模成型的单体、用于凝胶注模成型的交联剂和用于凝胶注模成型的催化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装有氧化铝磨球的球磨罐中进行球磨混合,得到稳定的陶瓷浆料;

2)向步骤1)中得到的陶瓷浆料中加入有机物分散相,并加入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搅拌均匀并充分乳化得到悬浮浆料;向悬浮浆料中加入引发剂,浆料快速固化成型;

3)成型后的坯体移至烘箱中烘干,干燥制度为80~120℃,持续时间为5~100h;干燥后置于真空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0℃~1800℃,保温1~8小时,得到轻质碳化硅块体;

4)对轻质碳化硅块体进行机械破碎、研磨、筛分得到尺寸为0.5mm~10mm的轻质碳化硅增摩材料。

所述的有机物分散相为含四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或脂类有机物,其用量为水体积的0.1~2倍。

所述液态烷烃为环己烷、正辛烷中的一种。

所述脂类有机物为正辛酸丙酯、苯甲酸甲酯、肉桂酸异丁酯中的一种。

所述乳化剂为HLB值在8~18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其用量为有机物分散相质量的1/50~1/10。

所述的乳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吐温40、吐温20中的一种。

烧结助剂、水、分散剂、氧化铝磨球、单体、交联剂、催化剂的加入量分别为碳化硅粉体质量的0.5%~3%、50%~250%、0.3%~1.5%、50%~300%、2%~20%、0.2%~2%、0.02%~0.6%。

所述碳化硅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5μm~5μm。

烧结助剂为氧化铝微粉,平均粒径为0.5μm~2μm。

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铵、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铵、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铵、四甲基氢氧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任意质量比的混合物。

所述的单体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酮、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基丙烯酸甲酯、二丙烯基酒石酸二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的催化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加入量占碳化硅粉体质量的0.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