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4293.3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光;刘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培光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2;A61P17/00;A61P37/08;A61P17/0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朱玉丹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皮肤 疾病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皮肤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产生病理的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表现。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病症可以危及生命。
因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时刻参与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内部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很多皮肤病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造成皮肤疾病的外部因素有:因摩擦、外伤等机械性损伤,因冻疮、烫伤、晒癍、射线等物理性损伤,大多数接触性皮炎都是接触化学物质造成的损伤;因接触动物、虫咬蚊叮、水蛭咬伤、毒鱼刺螫等造成的动物性损伤;因接触漆树、荨麻等造成植物性损伤;细菌、病菌、霉菌、螺旋体等微生物也会造成损伤。年龄,性别,职业,季节,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亦与皮肤病发生有一定关系。为此人们多在家中配备各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由于造成皮肤疾病的因素较多,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效果大多不明显,一些皮肤病药物含有激素类成分,容易产生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纯中药制备的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它是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千里光12-15紫草皮30-35红花20-24黄连25-30
黄柏25-30生地45-50当归45-50冰片10-12。
所述的中药膏为油脂中药膏或水溶中药膏。
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油脂中药膏的具体步骤如下:
(1)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冰片粉碎为粉末,其它原料中药粉碎为颗粒,另备凡士林800-1000质量份;
(2)将凡士林加热溶化为溶液;
(3)将粉碎的原料药中的黄连、黄柏、生地及当归加入凡士林溶液中继续中小火加热;
(4)待黄连、黄柏、生地及当归的颜色至深黄色,调节为小火,加入千里光、红花、紫草皮,连续缓慢搅拌;
(5)待凡士林溶液呈紫红色时,关火,弃渣,待溶液温度降至35-45℃,加入冰片粉末搅拌至溶化;
(6)冷却后装瓶,为治疗皮肤疾病的油脂性中药膏。
一种治疗皮肤疾病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溶中药膏的具体步骤如下:
(1)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药,冰片粉碎为粉末;
(2)将原料药按常规方法制为含水量为10%的水提取液;
(3)按常规方法用步骤(2)用制得的水提取液制为水溶药膏,为治疗皮肤疾病的水溶性中药膏。
所述的冰片粉碎为60-80目;其它原料药粉碎为粒径不大于5毫米的颗粒。
本发明原料药采用的是常用中药,其中:
千里光:性寒,味苦。归肺、肝、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紫草:性寒,味甘、咸。归心、肝经。功效:止血,凉血,清热解毒药。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培光,未经刘培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