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4098.0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宇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生态 养殖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类,具体是一种环保生态养殖方法。
2、背景技术
在水体养殖利用、开发过程中,由于大量的施肥、投饵造成水环境的恶化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也使人类面临的水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利用鱼类与蚌类的生态食物链关系、在同一水体环境中同时养殖鱼类与蚌类的环保型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保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体中上层养殖蚌类,在水体中下层养殖吃食性鱼,同一水体中实现蚌鱼混养,水体中投入饵料给吃食性鱼类,利用吃食性鱼生长过程中排出的粪便产生的有机物及培养的浮游生物作为蚌类的食物。
由于现有的蚌类养殖一般采用吊养法,即在养殖水面每隔1~2米就有一根网绳,网绳之下吊有网袋、网夹等养蚌器具,网绳之上固定着大量浮子,而且养蚌周期一般为4~6年,吃食性鱼的养殖周期为1~2年,在整个育蚌周期内必须多次捕捞商品鱼。为解决捕捞问题,本发明在上述蚌、鱼混养水体中固定安装鱼塘自动投饵机,定时给鱼类投放食物,使鱼类建立条件反射;同时在抛散鱼饵并没有蚌的范围内安装固定式捕鱼网箱。
本发明水体中投入饵料给吃食性鱼类,喂养了吃食性鱼类,增加了体重;吃食性鱼生长过程中排出粪便,产生有机物及培养了浮游生物,水体浮游生物增多,出现富营养:珍珠蚌、鲢、鳙选择不同类型的浮游生物为食物,从而使水体重新得到净化。
本发明通过将吃食性鱼类与蚌类养在同一水体中,只需给吃食性鱼类提供食物,利用水体的食物链即可使生产出蚌类产品从而建立了一个水体生态良性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一定的捕捞方法使捕鱼方便,从而使该养殖技术实用性强,效果理想。
4、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环保生态养殖方法,在水体中上层养殖珍珠蚌,在水体中下层养殖鲫鱼、青鱼、草鱼、鲤鱼、黄颡鱼等吃食性鱼,同一水体中实现蚌鱼混养,水体中投入饵料给吃食性鱼类,吃食性鱼生长过程中排出的粪便产生有机物及培养浮游生物作为珍珠蚌的食物。
本发明也可在水体中上层同时养殖鲢鱼、鳙鱼。
本发明通过正交试验、对比试验、以及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表明:以667平方米水体环境为例,
1、珍珠蚌的合理容纳量为:一龄蚌1450只;二龄蚌900只;三龄蚌900只;四龄蚌650只;
2、链与鳙的比例为4:8,密度为110~210尾(总重量110~210千克);
3、吃食性鱼(鲫鱼、鲤鱼、青鱼等),总重量330~380千克;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宇,未经刘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