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路域的光线路交叉系统架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04056.7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峰;张晓峰;王东锋;钱瑞杰;孙静;李洋;程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路 线路 交叉 系统 架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线路交叉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路域的光线路交叉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大颗粒的交换业务逐步兴起,导致接入层、城域层及骨干网路的数据流量均快速的增长,而作为电信传输主要媒介的光纤通信,其传输带宽呈现倍数的增长。面对越来越多的信号交换需求,传统的光交叉设备由于成本高,引入插入损耗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光接入前端路由选配方案的瓶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电路域实现光线路交叉的系统架构,实现高速信号的无误码传输,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路域的光线路交叉系统架构,包括机箱、背板、数块业务卡、主控交叉卡、数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机箱采用横向插卡的自定义架构,背板位于机箱的中部,背板上固定有数个连接器、内部有连接总线,总线分为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业务卡、主控交叉卡与背板采用连接器横向插卡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的一个业务卡包括光电转换模块、n×2n交叉模块、第一信号完整性芯片、第二信号完整性芯片和2n×n交叉模块、电光转换模块,连接为光电转换模块、n×2n交叉模块、第一信号完整性芯片依次串接,第一信号完整性芯片为输出端,电光转换模块、2n×n交叉模块和第二信号完整性芯片依次串接,第二信号完整性芯片为输入端,主控交叉卡4包括信号完整性芯片、r×r交叉模块,信号完整性芯片、r×r交叉模块串接,信号完整性芯片为输出端,r×r交叉模块为输入端,数个业务卡横向插卡连接背板的数个连接器,一个主控交叉卡横向插卡连接背板的连接器,系统交叉网络分为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的三级架构,输入级为r个n×2n交叉模块,中间级为2n个r×r交叉模块,输出级为r个2n×n交叉模块。输入级与中间级的连接方式为,输入级第1个n×2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出分别与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1路输入相连,输入级第2个n×2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出分别与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2路输入相连,依次类推输入级第r个n×2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出分别与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r路输入相连;中间级与输出级的联系方式为: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1路输出分别与输出级第1个2n×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入相连,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2路输出分别与输出级第2个2n×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入相连,以此类推,中间级2n个r×r交叉模块的第r路输出分别与输出级第1个2n×n交叉模块的2n路输入相连,实现K×K(K=r×n)个路由的严格无阻塞交换网络。
信号的传输路径为,光信号进入业务卡后进行光电转换,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连接器传输到背板上,再通过背板连接器传输到主控交叉卡上,主控交叉卡进行交叉后信号再通过连接器返回到背板上,最后再通过背板的连接器传回到业务卡,经业务卡进行电光转换,转换成光信号输出。
在通信链路的业务卡和主控交叉卡上,凡经过连接器后加入信号完整性芯片,运用DFE自动均衡技术和可调预加重技术,保证信号的无误码传输。
信号的各级链路的走线采用等长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系统稳定、最高可达11.5Gbps的信号速率,具有严格无阻塞特性、广播复制功能,较纯光交换网络功能强大又性价比高,适合目前电信领域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信号的流向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连接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级交叉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系统机箱1采用横向插卡的自定义架构,背板2位于标准机箱1的中部,业务卡3、主控交叉卡4采取前后横向插卡的连接方式,其连接器采用最高速可支持25Gbps速率的ZD+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其背板2总线分为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数据总线采用标准LVDS总线,交叉总线采用MLVDS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4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多速电动机的3T-Y绕组连接
- 下一篇:一种防咬合磨损的马氏体不锈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