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气压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3898.0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翁涛;杨勇;陈标;李泽波;周宏涛;朱田;陈煌熙;任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0T15/04;B60T15/1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轮 地板 智能 轨道 列车 气压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气压制动系统,包括手阀、总阀、贮气筒、气室以及用于连接上述装置的线束以形成供气气路及控制气路,在脚制动回路中,于所述总阀之后设置第一信号转换电磁阀;当有气流输入时,气转电型电磁阀根据气流气压大小产生不同电流强度的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至继动电磁阀,所述继动电磁阀根据电信号输入大小分配不同气压气流给继动阀控制接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控制精确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城市公共交通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气压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连续导向能力的专线公共交通系统,其特点表现为拥有特定轨道,车辆沿轨道运行。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其中,地铁、轻轨大都建造于地下或者高架桥上,通过使用闭塞模式实现其在轨道专线中自由运行,它们虽然运输力强大,但前期基础设施及车辆购置成本较大,使得其在中小城市不能广泛应用。有轨电车则需要专门的电力系统和轨道配合设计,无论是设计建设成本或者维护成本相对较大、且易受制于运行环境。
除了上述轨道交通之外,其它的公共交通系统常见的有传统公交车、铰接式汽车列车。传统公交车成本低、行驶灵活,当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很方便的躲开障碍物继续行驶,当车辆发生故障时,可以靠边,不会影响其他车辆行驶。但传统公交车运力少,通常会通过铰接多节车厢来组成汽车列车增加运力。在中小城市中发展汽车列车替代传统的公交车,在保证汽车列车通过性和转向性能等安全因素条件下,其不仅能够提高运输能力而且能降低运输成本30%左右。
目前,气压制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商用车及部分乘用车。气压制动系统有其独有的优势,如:1、制动踏板力小且行程小;2、可以产生较大的制动力;3、管路结构简单、连接和断开方便,但传统气压制动系统也有劣势,由于其自身结构决定的劣势在于制动响应时间长,随着整车长度增加(例如:汽车列车),制动响应时间也会增加,其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为制动操作装置与执行装置通过气管路连接控制,0.8MPa左右的气压气流传输时间长,为了解决此的问题,目前常用解决方案是采用在气管路中增加继动阀、快放阀、挂车阀等装置,使制动响应提前,这种方案对于长度在18米以下的商用车效果较明显,但对于大于18米多轴车辆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控制精确度更好的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气压制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轮低地板智能轨道列车的气压制动系统,包括手阀、总阀、贮气筒、气室以及用于连接上述装置的线束以形成供气气路及控制气路,在脚制动回路中,于所述总阀之后设置第一信号转换电磁阀;当有气流输入时,气转电型电磁阀根据气流气压大小产生不同电流强度的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至继动电磁阀,所述继动电磁阀根据电信号输入大小分配不同气压气流给继动阀控制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手刹回路中,于所述手阀之后设置第二信号转换电磁阀;当有气流输入时就不会产生电信号,所述继动电磁阀无信号输入,所述继动电磁阀分配气流给差动阀控制口;当所述手阀切断气流之后,所述第二信号转化电磁阀就会产生电信号给继动电磁阀,所述继动电磁阀就会停止分配气流给差动阀控制口实现手刹制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包含气转电和电转气两种类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室包含普通气室和弹簧气室两种类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3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的子怠速降档控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坡道起步辅助的行车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