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02724.2 申请日: 2015-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5288237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晏若恒 申请(专利权)人: 晏若恒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分类号: A61K36/8988;A61P17/14;A61K3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86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斑秃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加工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斑秃是秃发(脱发)的一种,俗称“鬼剃头”,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中医古籍中曾有油风、毛拔、发落、发坠、鬼添头的称谓。秃发有斑秃、全秃、普秃三种。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斑秃可以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头部的头皮或眉毛、胡须等处。据估计,人群中约有95%的斑秃患者病变仅局限于头皮。斑秃常表现为毛发部位出现独立的局限性的成片毛发脱落,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直径1~2cm或者更大。秃发区皮肤光滑,发亮,无显著萎缩,但仍有毛孔可见,损害周围毛发不易脱落,脱落的头发根部变细,毛球缩小。若损害逐渐增大,数目增多,相邻的皮损区可互相融合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斑片。其开始恢复时,患部可见细软、黄白色毫毛,逐渐变粗、变黑,最终恢复正常。斑秃病程长,绝大多数可以恢复,少数病人可在痊愈后复发。病情若继续发展,皮损可累及全头,以至头发全部脱落。此时,头皮仍可保持正常外观,是为全秃。严重的病例,除头发全脱落外,全身其他各处的毛发,包括眉毛、睫毛、胡须、腋毛、阴毛及全身体毛等,都会脱落,这种情况称为普秃。在男性斑秃患者中,约有10%的人可能发展成普秃。

斑秃病因不明,在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且本病有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特应性皮炎),故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的发病机制。遗传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HLAⅡ型相关,25%的病例有家族史。此外,还可能和神经创伤、精神异常、感染病灶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传统中医认为斑秃的病因是肝肾不足,精血虚少,气滞血瘀,思虑伤神。对于斑秃,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目前市场上治疗斑秃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效果难以保证,而治疗斑秃最根本的办法是采取手术治疗,即毛发移植术,可以治疗大面积的秃顶,也可以加密,使得头发看起来更浓密一些,但手术治疗成本又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天然中药组合制成,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的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龙骨5-8份,酸枣仁1-5份,何首乌1-5份,熟地黄1-5份,桑葚1-5份,女贞子1-5份,丹参1-5份,云苓1-3份,菟丝子1-3份,天麻1-5份,当归1-5份,川芎1-5份,丹皮1-5份,枸杞1-5份,白芍1-3份,紫胡1-3份;

所述治疗斑秃的中药组合物制作步骤包括:

1)、原料处理

按重量份取上述原料药材,每次加上述药材3~5倍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煎液合并,滤过,浓缩至上述药材2倍重量,成稠膏;

2)、制粒

将步骤1)所述稠膏制成厚度不超过2厘米的湿粒,过12~14目筛;

3)、干燥

将步骤2)所得的湿粒放入托盘中干燥,干燥温度为50-60℃,待湿粒有七成干时进行翻动,以免破坏完整性使细粉增加,测量含水量按重量比例不超过4%即可,成颗粒;

4)、整粒

为防止在步骤3)所述干燥过程中,有部分湿粒彼此粘连结块,对步骤3)得到的所述颗粒过16—20目筛整粒,成为适于压片的均匀粒;

5)、压片

向步骤4)所得的均匀粒中按重量加入2%滑石粉,与所述均匀粒混匀,过12~14目筛混匀,计算片重,调整片重和压力,试压少数片子,检查外观质量正常后再开始压片,间隙时间不超过1小时定时检查片重,同时检查外观质量;

6)、包装

分装于清洁的塑料瓶中,塑料瓶选用取得国家认可标准的药用内服塑料包装瓶,贴上标签,包装完毕,经成品检查合格后,送库房验收入库。

优选地,以上所述的各成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龙骨6份,酸枣仁2份,何首乌4份,熟地黄4份,桑葚4份,女贞子4份,丹参4份,云苓2份,菟丝子2份,天麻2份,当归2份,川芎2份,丹皮2份,枸杞4份,白芍2份,紫胡2份。

龙骨性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酸枣仁性味甘,平。入心、肝经。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桑椹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滋阴补血,润肠,生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晏若恒,未经晏若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2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