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01313.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谢爱民;黄洁;宋强;文雪忠;柯发伟;李晶;郑蕾;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G03B39/00 |
代理公司: | 国防专利服务中心 11043 | 代理人: | 文伟能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序列 激光 阴影 照相 系统 外形 结构 | ||
1.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系统(1)、光纤耦合器(2)、光纤(3)、多光源空间分离装置(4)、准直系统(5)、成像系统(6)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7),光源系统(1)发出的光束到达光纤耦合器(2),光纤(3)的一端和光纤耦合器(2)连接,另一端和多光源空间分离装置(4)连接,多光源空间分离装置(4)出口光束位于准直系统(5)的焦点位置,准直系统(5)把光束汇聚后进入成像系统(6),成像系统(6)获得测试目标的阴影图像后,传输至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7)进行数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源系统(1)的组件包括多台激光光源、多个序列光纤耦合器,序列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一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1)、第二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2)、控制电源(8)、第一高压电源(9)、第二高压电源(10)、光源水箱(11)和箱体(12);
多台激光光源放置在箱体(12)内部的平台中,激光光源的出口与光纤耦合器连接,第一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1)放置于箱体(12)上侧,第二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2)放置于第一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1)下侧,所有光源的控制电源(8)放置于机箱体(12)的中上部,光源的第一高压电源(9)和第二高压电源(10)位于箱体中下侧,光源水箱(11)位于箱体(12)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3)的输入端与第一列序列光纤耦合器(201)连接,光纤输出端与多光源空间分离装置(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纤内芯直径为1.5mm,外面包裹铠甲,其高能量阈值大于40毫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像系统(6)包括成像准直镜(18)、光束分束装置(16)和箱体结构(15);
光束经准直系统(5)后汇聚进入成像准直镜(18)后把成像光束变为成像平行光束(17),成像平行光束(17)由光束分束装置(16)分为8个成像光路,分别为第一成像光路(191)、第二成像光路(192)、第三成像光路(193)、第四成像光路(194)、第五成像光路(195)、第六成像光路(196)、第七成像光路(197)、第八成像光路(198),所有成像光路皆固定在滑槽中,成像系统(6)所有的光学器件放置在箱体结构(15)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的外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准直系统(5)的调节支架实现构成准直系统(5)的光学元件上下、左右、前后和俯仰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