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吉马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01205.4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叶连宝;陈伟强;吴杰;古金华;冯钰;杨梦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09/66 | 分类号: | C07C309/66;C07C303/28;C07C69/78;C07C67/08;C07C69/618;C07C309/67;C07C69/013;C07C69/07;C07C69/145;C07C69/76;C07C229/60;C07C309/65;C07C30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马酮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吉马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其中肝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前列。我国肝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肝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肝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2014年全国肿瘤统计显示中国男性肝癌发病率为29万人左右,女性肝癌发病率为10万人左右,占到全球新发肝癌患者的52%左右,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而且中国的肝癌患者仍然在增长,预计在2015年,中国男性肝癌发病率为30万左右,女性肝癌发病率为11万左右,两者相加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
目前,对于肝癌的预防和控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方法治疗。但是到目前为止肝癌对大多数抗癌药物不敏感,化疗的有效率不超过15%,因此研究新型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预防和治疗各种肿瘤是21世纪化学和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吉马酮具有独特的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小,在药物化学和医学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Liu Y,Wei W,Fang B,et al.Anti‐tumor effect of germacrone on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 through inducing G2/M cell cycle arrest and promoting apoptosi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2,698(1‐3):95–102.)。自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吉马酮具有广泛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但其在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较少。天然先导化合物特别是吉马酮等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将一些有活性的抗肿瘤基团引入到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先导化合物中,增强彼此活性而降低毒性成为众多药物化学家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吉马酮的相关发明专利较少。
将有机酸类结构引入天然产物吉马酮的结构中,得到具有更高活性的吉马酮衍生物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目前吉马酮衍生物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吉马酮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吉马酮衍生物,所述衍生物结构式如式(I)或(II)所示:
其中,X为C、Si、Ge、S、P、Se;
Y为O或S;
R为氢、-CF3、-CN、卤素、oxo、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6环烷基、C6芳基、C5-6杂芳基或C3-6杂脂环基;
所述R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氢独立地被G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01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